龙宫晚沈沈,天人卫庭户。
清泠七叶林,几点摩罗雨。
门前为通津,方袍自安处。
孤塔倒池深,定禽隐花聚。
采真具扁舟,信步皆净土。
晬容睇如空,心叩寂寞取。
【译文】
四月十一日客广陵秋玉佩兮招予同为京口之游
晚雨泊舟入高旻寺,天人卫庭户。
清泠七叶林,几点摩罗雨。
门前为通津,方袍自安处。
孤塔倒池深,定禽隐花聚。
采真具扁舟,信步皆净土。
晬容睇如空,心叩寂寞取。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广陵(今扬州)与友人一起游览高旻寺时所作的诗篇。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游览的过程中,心情愉悦,对自然景色和寺庙建筑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写下了这首描写景物和感受的诗歌。
诗人在第一句中表达了自己对于广陵之行的期待之情。他通过“客”这个字,表明了自己是在旅途中,而此行的目的则是去游览广陵。
第二句描绘了高旻寺的环境。诗人用“龙宫”、“晚沈沈”等词语,形象地刻画出了寺庙的神秘和庄严。同时,“天人卫庭户”也暗示了寺庙中的神仙和佛祖的存在。
第三句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内部的景致。诗人用“清泠七叶林”、“几点摩罗雨”等词语,形容了寺庙内清凉、幽静的气氛以及雨水洒落的声音。同时,“门前为通津”也暗示了寺庙前的道路畅通无阻,方便行人行走。
第四句则描绘了寺庙周围的环境。诗人用“方袍自安处”来表达自己对于寺庙周围环境的欣赏。这里的“方袍”可能指的是僧人所穿的长袍,而“自安处”则表示自己在这个环境中能够感到安心。
第五到第八句则是具体描绘寺庙内的景色和感受。诗人通过“孤塔倒池深”、“定禽隐花聚”等词语,形容了寺庙内的建筑特点和自己的感受。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寺庙的建筑之美,而且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寺庙内自然景观的欣赏。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心境的抒发。诗人用“采真具扁舟”、“心叩寂寞取”等词语来表达自己对于修行和内心的追求。这里的“采真”可能是指寻找真理或道法的修行过程,而“心叩寂寞取”则表示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感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这首诗通过对广陵寺庙内外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和修行过程的赞美之情。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