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何缓缓,入浦挐音徐。
隔林度山雪,阴云晦潭虚。
摇飏不逢人,几曲心悄如。
著船梅花根,厓冷苔痕馀。
修篁映寒色,纷然月生初。
粼粼影欲流,旷望通前渠。
忘言寄物外,独往仍相于。
日夕风更起,仿佛揽我裾。
【注释】
入河渚:指进入河流中的小洲渚。
泊古梅:停泊在古梅花树下。
何:多么。缓:慢,缓慢。
挐音:船桨划水声。徐:缓缓。
度山雪:越过山峰上的积雪。阴云晦:阴云遮蔽。潭虚:水潭空虚。
摇飏:飘荡。几曲:几次。心悄如:心里惆怅不安。
著:长出。梅根:梅花的根部。厓:岸。冷:清冷。苔痕馀:残存的苔藓痕迹。
修篁:修长的竹子。映寒色:映衬着寒冷的色彩。纷然:纷纷。月生初:月亮刚刚出来。
粼粼:波浪闪烁的样子。影欲流:波纹似乎要流动。旷望通前渠:远眺可以看到前方的水渠。
忘言寄物外:忘却了世间的语言而寄情于景物之外。
独往仍相于:独自前行仍然相互照应。
日夕风更起:傍晚时分,风更加猛烈。
仿佛揽我裾:好像能拉住我的衣角。
【赏析】
《入河渚泊古梅花下》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写冬景,以梅花为题,描写的是一幅幽静淡雅的梅花画。全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沉。
首句“入河渚泊古梅花下”,点明题旨——在河边的小洲上泊住观赏古梅花。“古”字,说明所观赏者不是新开的梅花而是盛开已久的。“泊”,即停驻的意思,“古梅”二字点明时间地点和季节:“泊”、“古”又与“梅花”结合,构成一幅清幽的图画,勾勒出一种宁静的心境,为全诗意趣定调。
次句“春水何缓缓,入浦挐音徐。”春水徐徐流淌,发出潺潺声音,这声音像琴弦那样悠扬动听。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水流的形态,使读者仿佛听到了那流水的声音,感受到了水的柔情。
接着“隔林度山雪,阴云晦潭虚。”“度”,越过;“晦”,昏暗;“潭虚”,水潭中空旷的地方。这里用“渡”“过”“越”“涉”等动词表现动作,表现出一种空寂的感觉。
第三联“摇飏不逢人,几曲心悄如。”作者来到岸边,看到梅花生长在岩石上,却看不到人迹,感到有些孤独和寂寞。“几曲”,“心悄如”都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让人感受到梅花的坚强生命力。
第四联“著船梅花根,厓冷苔痕馀。”“著”,长出;“涯”,岸;“冷”,清冷;“苔痕”指的是梅花的根部周围的苔藓痕迹。这里通过“长出”和“余”两个词汇将梅花的生长状态描绘得生动形象。
第五联“修篁映寒色,纷然月生初。”“篁”,竹林;“寒色”指的是竹林的颜色,暗指梅花的清冷;“纷然”,形容月光从竹叶间透射出来的景象,给人以朦胧、神秘的感觉。
第六联“粼粼影欲流,旷望通前渠。”这里描绘的是水面上波光粼粼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旷望”则让人联想到站在高楼上眺望远方的情景,使人感到心情舒畅、意气风发。
最后一句“忘言寄物外,独往仍相于。”这里运用了“忘言”这一典故,寓意着作者虽然身处于梅花之下,但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