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雨淮上来,沈沈暗楼堞。
须臾风引去,秋星照凉叶。
孤客坐悄然,愁思纷重叠。
谁与话流光,熟衣先在箧。

【注释】

八月:农历月份。四日:农历四月初四,即夏历七月十六。晚雨:傍晚的一场大雨。极凉:非常冷。

急雨:急促的大雨。淮上:淮河之上,指河南一带。

沈沈:浓密的样子。暗:昏暗,暗淡。楼堞(dié):城墙上的垛口。

须臾:片刻,一会儿。风引去:被风吹散,飘走了。秋星:秋天的星星。

凉叶:清凉的树叶。

孤客:孤独的客人。

悠然:悠闲自在的样子。愁思纷重叠:忧愁烦乱的心情层层叠叠。

谁与:和谁在一起。流光:流逝的时间。熟衣:已穿旧了的衣物。

先在箧(qiè):已经放在箱中。

【赏析】

此诗写于诗人晚年居颍昌时。颍昌在今河南省许昌市,地处黄河以南,属于淮南道,故称“淮上”。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八月十四日晚雨后,看到秋夜天空繁星点点,感到十分凉冷,而自己又无伴相陪,只好独自坐在空寂的房间里,思绪纷乱,难以自拔。

首句“八月四日晚雨极凉”,点题,交待了时间、气候以及自己的感受。次句“急雨准上来”,写这场大雨从哪里来的?是“淮上”还是别处?这里用一“急”字将暴雨来势之猛,下得之快形象地勾勒出来。“沈沈暗楼堞”,暴雨过后,天昏地暗,只见城堞间隐约可见。第三句“须臾风引去”,风把暴雨吹散了,雨停了,但秋星依旧灿烂,给人们带来凉爽。

过片“孤客坐悄然”,这一句承上启下,写诗人独自一人在房中静静地坐着,他感到十分无聊和寂寞。第四句“愁思纷重叠”,这一句承接上文而来,由“坐悄然”而产生“愁思纷重叠”的感受。第五句“谁与话流光?”这是全诗的关键句,诗人问:有谁和我谈说这流逝的光阴呢?这句诗表面上是在问,其实是借问以抒情,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惆怅和空虚,表达了他对于时光易逝、年华不再的深深感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人生命运的不满情绪。最后两句“熟衣先在箧”,既然没人能和自己说话,那就只能把旧衣拿出来晾晒吧。诗人通过这一动作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无奈之情。

整首诗语言朴实平易,情感真挚深沉,风格沉郁顿挫,富有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