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饥望时雨,雨足愿无违。
士饥在远行,远行不救饥。
今年淮南秋,有梦先书归。
觉来听激霤,枕簟凉霏霏。
旧事忽上心,充斥何由挥。
挑灯歌此曲,愁绝听者稀。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大意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诗歌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本题要求分析诗句“农饥望时雨,雨足愿无违”的意象特点和表现手法。农饥盼雨体现了农民对收成的重视;雨足愿无违体现了农民对丰收的追求。从整首诗来看,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对农民的同情。
【答案】
译文:
农人们盼望及时的雨,希望它不要辜负我们的期望。
士人饥饿在外漂泊,但远行并不能救他的饥渴。
今年的秋天来到淮南,他先写下了回家的梦。
醒来后听到淅淅沥沥的急流声,枕席竹簟都感到凉飕飕地发寒。
旧事忽然涌上心头,我该如何去挥之不去呢?
挑灯唱起这支曲子,愁绪让人听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