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游长安岁辛丑,城南欲谒支离叟。
雪云连日成春阴,人事逡巡愿终负。
鹄袍乌帽感秋气,首间支离无恙否。
故人三叹为我言,长身摧折名不朽。
偃盖争看前辈句,清阴屡入游人酒。
不随风雨飞夜半,苍鳞剥落根如臼。
我闻名与身孰亲,此理天壤谁为剖。
藤缠攲壑云雾障,长得千年养灵寿。
轮蹄人海叟何心,占此区区地盈亩。
岂无匠石议斧斤,竟使樵苏疑怪丑。
榆承露盘不自畏,楮录医经最颜厚。
但读南华齐物篇,世间变化无不有。

注释:

风氏园古松相传为金源时物,最近为人所伐,幼鲁有诗惜之,邀余同作。

昔游长安岁辛丑,城南欲谒支离叟。

雪云连日成春阴,人事逡巡愿终负。

鹄袍乌帽感秋气,首间支离无恙否。

故人三叹为我言,长身摧折名不朽。

偃盖争看前辈句,清阴屡入游人酒。

不随风雨飞夜半,苍鳞剥落根如臼。

我闻名与身孰亲,此理天壤谁为剖。

藤缠攲壑云雾障,长得千年养灵寿。

轮蹄人海叟何心,占此区区地盈亩。

岂无匠石议斧斤,竟使樵苏疑怪丑。

榆承露盘不自畏,楮录医经最颜厚。

但读南华齐物篇,世间变化无不有。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友人幼鲁的邀请下一起创作的。幼鲁曾写过一篇名为《惜古松》的诗,表达了他对这棵古松的喜爱之情。因此,作者便以《惜古松》为题,创作了这首词。

全词共分十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表达手法。其中“昔游长安岁辛丑”一句,通过回忆过去的经历,引出了这次的创作主题。而“榆承露盘不自畏”一句,则用比喻的手法来形容这棵古松的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这种手法使得整首词更加生动形象,也更能体现出作者的情感。

整首词的语言优美、富有诗意,也充分体现了苏轼豪放派的文学风格。例如“长身摧折名不朽”一句,不仅描述了古松的坚韧不屈,同时也暗示了作者自己对人生的态度。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也正是苏轼所倡导的一种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