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禅伏虎处,遗迹在涧西。
岩翠多冷光,竹禽无惊啼。
僧楼满落叶,幽思穷扳跻。
穿林日堕规,泉咽风凄凄。
【注释】
南山:即终南山,在陕西省。纪游:记述游览的经历。
老禅伏虎处:指终南寺。老禅是终南山的僧人。伏虎,传说中老虎最怕和尚,所以叫做伏虎。
遗迹:指当年老禅伏虎的地方。
涧西:涧水之西。
岩翠:山岩上的青翠。
竹禽:竹林里的小鸟。
惊啼:因惊吓而发出的啼声。
僧楼:佛殿。
穿林:穿过树林。日堕:太阳落山。规:这里指日影。
泉咽风凄凄:泉水在风中呜咽,声音凄凉。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已退居下野,闲居洛阳香山一带。此诗描绘了他在南山终南寺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与佛教圣地深深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首句“老禅伏虎处”,点明终南山为古迹,且有名胜古迹。次句“遗迹在涧西”,说明此地曾经有人居住,且人迹已远。三、四句写景,描绘了一幅幽静的画面:山岩上绿意盎然,竹间鸟儿自由自在,无一点惊慌之意;寺院里落叶满地,给人一种寂寥之感。五、六句写情,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佛教圣地的感受。七、八句进一步描写了夕阳西下,晚霞满天的美景,以及泉水在风中呜咽的声音。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