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共明月,复此清商节。
迢迢苍梧云,芳草殊未歇。
羁人常念归,谁能忘离别。
惊蜩过树飞,斜汉亦已没。
【解析】
这是一首怀友诗,作者在月夜遥望故乡,思绪万千,对故人的怀念与思念之情跃然纸上。全诗四句,第一二句“相思共明月,复此清商节”是写景,“迢迢苍梧云,芳草殊未歇”两句是抒情,后两句是议论,最后一句是总结,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感情。
【答案】
译文:
明月相伴着我,我独自在异乡,又逢着这清冷的商调曲。
遥远的天边有白云,芳草却依然长得很茂盛。
羁留他乡的人常想念家乡,谁能够忘记离别的痛苦!
惊起的蝉儿叫声飞过树梢,斜阳也渐渐地落下山头。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诗。开头两句“相思共明月,复此清商节”,是说,自己和远方的亲友们一样,都在月光之下度过这个寂寞的夜晚。“相思”指朋友之间的相互思念;“共明月”指共同在月光下度过这个时刻。这两句是写景。“复此清商节”中的“节”,即“节气”的意思。古人认为四季各有不同的风声,春为东风,夏为南风,秋为西风,冬为北风。这里用“清商节”表示季节已进入秋季。“复此”二字,点明时间。
接下来两句“迢迢苍梧云,芳草殊未歇”是抒情、叙事。“迢迢”形容路途遥远。“苍梧云”,指的是洞庭湖一带的天空,因为洞庭湖水气蒸腾,云气升腾而显得高渺缥缈,所以称为“苍梧”。《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贾生(谊)过湘水,沉江而死。”这句的意思是说:远在他乡的友人正在思念故乡啊!但是,故乡的芳草已经长得非常茂盛了,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收割回家呢!“芳草”指故乡的草木。诗人用“殊”字来强调故乡景物的繁茂和自己的孤独。
第三句“羁人常念归,谁能忘离别?”是抒情。这两句意思是说,自己被贬谪在外,常常想起回到故乡的怀抱。但又有谁能忘记这种分离的痛苦呢!“羁人”即被贬之人,“念归”即想念回归故土,“离别”指离别的痛苦。这两句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因思乡而产生的痛苦。
尾联两句“惊蜩过树飞,斜汉亦已没”,“惊”“飞”“没”三字运用得极为传神。“惊”,即惊醒,这里指蝉鸣的声音把作者从梦中唤醒;“飞”,指蝉的翅膀振动发出声音;“没”,即消失。这两句是写景。这两句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也是作者此时的心情。“斜汉”指夕阳西坠,太阳即将落山的景象。诗人看到夕阳西下,便想到自己的处境和前途,不禁黯然神伤。这两句是诗人在月下的遐想,也是对整个人生的一种思考。
这首诗是怀人之作。诗人在月夜遥望故乡,思绪万千,对故人的怀念与思念之情跃然纸上。全诗四句,第一二句“相思共明月,复此清商节”是写景,“迢迢苍梧云,芳草殊未歇”两句是抒情,后两句是议论,最后一句是总结,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