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去烛房,延伫启虚牖。
白露凄未零,众星惟见斗。
清辉在衣裳,忆昔同携手。
无由折琼枝,纡轸一搔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月夜忆舍弟》。全诗共四句,其内容如下:

  1. 徘徊去烛房,延伫启虚牖。
  2. 白露凄未零,众星惟见斗。
  3. 清辉在衣裳,忆昔同携手。
  4. 无由折琼枝,纡轸一搔首。

注释与赏析

  1. 徘徊去烛房,延伫启虚牖:这句诗描述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哀愁的场景。”徘徊”意味着诗人来回走动,”去烛房”可能指的是离开房间或者远离灯火的地方,”延伫”则是长时间的凝视或等待。这里的“启虚牖”可能是在说开启窗户,让外面的月光洒进来。

  2. 白露凄未零,众星惟见斗: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白露”通常指的是秋季的露水,而”未零”说明露水尚未完全凝结。”众星惟见斗”则表达了虽然天空中有众多星星,但只有北斗七星(斗)特别显眼,暗示诗人可能在思考远方的亲人或朋友,或者是在回顾过去的时光。

  3. 清辉在衣裳,忆昔同携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共同度过时光的回忆。”清辉”可能是指月光或星光,”在衣裳”意味着月光洒在身上。”忆昔同携手”则回忆起与某人一起手拉手的情景,可能是因为离别或其他原因。

  4. 无由折琼枝,纡轸一搔首:这两句诗透露出诗人的无奈和忧伤。”无由折琼枝”意味着无法折下像玉一样清澈的树枝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或情感。”纡轸”可能指弯曲的脖子,这里形容诗人心情的纠结和不舒展。”一搔首”则是轻轻触摸自己的头,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助。

赏析

《月夜忆舍弟》是一首表达深情思念的诗。诗人通过描写月光、清辉和回忆,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的夜晚场景。每一句都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团聚的渴望。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一种深深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亲人的深情厚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