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月在门前,泠然发清兴。
衣棱入风举,屐齿共冰竞。
遂寻桑竹闲,苍凉得古径。
鳞鳞见残雪,遥山莹而净。
阴地销还凝,老屋冻稍劲。
却顾所来路,始知原野夐。
寒钟远更响,到寺栖禽定。
霜阔星芒大,天清树影正。
决訾无纤翳,观心极明映。
悠然林皋意,即事寄谣咏。

【诗句解析】

月夜自草堂步至永寿寺望东皋馀雪

微月光华照耀在门前,激发了诗人的兴致。

衣襟被风吹起,屐齿与冰竞速前行。

于是寻找桑竹之闲逸之地,苍凉古径显现眼前。

鳞鳞可见残雪,远山晶莹而洁净。

阴翳之地消散后,凝结成霜,老屋冻稍劲。

回头望来时的路,始知原野之遥远。

寒钟声远更响亮,到寺院栖息的鸟鸣已定。

霜地宽广星光灿烂,天清树影正中。

决裂无细枝蔽日,观心最明映照。

悠然林间意,即事寄言咏叹。

【译文】
月光洒满门前,激发了作者的创作激情。
衣襟随风而起,脚步匆匆向前方迈去。
沿着小路寻找幽静之处,发现一条苍凉的小径。
雪花飘落,地面上留下了残雪的痕迹,远处山脉清晰明亮。
阴翳散去,天空中的霜气消散,老屋更加坚固。
回头望去,发现自己曾经走过的路,原来如此遥远。
寒钟的声音越来越响,到了寺院里鸟儿已经停止鸣叫。
霜地广阔而星光灿烂,天清树影正好映入眼帘。
树枝决裂,没有细小的枝叶遮挡阳光,观心最为明亮。
悠闲地行走在林间小道上,即景吟咏以表达自己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月夜》。全诗通过描绘诗人夜晚独自行走的场景和所见之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首联“月夜自草堂步至永寿寺望东皋余雪”开篇直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主题。诗人在月光的照耀下,独自一人漫步至寺庙附近的永寿寺,望着东方田野上残留的积雪,内心充满了诗意。这一画面不仅展示了诗人夜晚的行踪,也体现了他对于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力和欣赏能力。

颔联“衣棱入风举,屐齿共冰竞”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夜间行走时的情景。诗人身着长袍,衣襟随着风势摇曳,仿佛在迎接风的邀请;而他的屐齿与冰面相争,表现出他在寒冷中行走的决心和勇气。这一细节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真实感,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当时的环境和心情。

颈联“遂寻桑竹闲,苍凉得古径”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他寻找到了一处安静的桑竹之地,那里的古径显得苍凉而宁静。这里的“古径”不仅仅是指实际的道路,更是诗人心中对于历史的回溯和对过去的怀念。

尾联“霜阔星芒大,天清树影正”则是对前面景色的总结和升华。霜气弥漫,星光璀璨;天地之间,树影分明。这些景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和赞美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行旅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画面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