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无节物,新月在茅檐。
主人肯留客,遂为信宿淹。
夜久春气和,露下衣微沾。
步步踏梅影,画格参浓纤。
悄然诸峰静,不觉更漏添。
归寻一枕梦,酒家指青帘。

宿皋亭山下田家

山中无节日,新月挂在茅檐上。

主人愿意留客人,于是过了一夜。

夜深春气和,露水沾湿衣襟。

一步步踏着梅花的影子,画格的线条细而纤。

寂静地看诸峰静谧,不觉更漏声添了。

归时寻个枕头梦,酒家指青帘。

注释:

  1. 山中无节日:没有节日庆典。
  2. 新月在茅檐上:新月悬挂在农家的茅屋檐下。
  3. 主人愿意留客人:主人愿意招待客人。
  4. 遂为信宿淹:就过了一个晚上。宿,停留。淹,延长。
  5. 夜久春气和:夜晚很长,春天的气息变得温暖。
  6. 露下衣微沾:露水洒在衣服上,使皮肤有些潮湿。
  7. 步步踏梅影:一步一步地踩着梅花瓣的影子。
  8. 画格参浓纤:像画里的线条一样纤细。画格,指画笔的笔锋。参,相似。浓纤,粗细适中。
  9. 悄然诸峰静:寂静地看众山峰。
  10. 不觉更漏添:不知不觉间,时间流逝,更漏声增加了。漏,古代计时器的一种,通常用铜壶滴漏。
  11. 归寻一枕梦:回到家后寻找一个枕头睡觉。寻,寻找。
  12. 酒家指青帘:酒家的门上挂着青色的帘子。

赏析:
这是一首写山居夜景和诗人留宿之情的诗。首联点题,“无节日”表明是山居之景;“新月挂茅檐”描绘了宁静的山村夜色。颔联“肯留客,遂为信宿淹”表达了诗人对主人的热情款待和对此次夜宿的感激。颈联“夜久春气和,露下衣微沾”,描绘了夜晚春夜的宁静和诗人的感受。尾联“悄然诸峰静,不觉更漏添”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和对时间的感怀。整首诗通过描绘山居夜景和诗人留宿之情,展现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