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探奇心,未暇历幽窈。
侧闻罗与浮,合离冠海峤。
刘仙有古坛,解种不秋草。
亭亭挺明玕,主人后天老。
夜吸沆瀣杯,挥毫向翠葆。
淋漓太平符,纠缪龙蛇绕。
至今留灵踪,叶叶出意表。
虫锼并蜗篆,屈曲叠微眇。
可遇不可求,讵屑钗头䙚。
闲居穷山经,类不遗细小。
晚逢丈人厚,诗格倍精好。
先以丹灶泥,圆如芡堪咬。
次第赠数翻,片碧觑天巧。
书痴笑识字,学愧蟫鱼饱。
何况云雷文,多怪缘见少。
更闻玉局翁,洒墨亭山晓。
竹间叶点斑,感物岂异道。
安得手摘之,与此为二宝。
愿寻绛囊佩,同试鹿卢蹻。
虎豹迹俱潜,鸿蒙首初掉。
翱翔双髻峰,名岳恣搜讨。
问年将书亥,禁饮休犯卯。
斋心访隐诀,一御箨龙矫。
再乞安期蒲,坐令白发扫。

【解析】

此诗为诗人与友人顾丈月田的酬答之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竹叶符的喜爱,并抒发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我生探奇心,未暇历幽窈。”我生来就对奇山异水充满好奇之心,没有功夫去探寻幽深之处,这两句点明自己喜爱罗浮之竹叶符。

“侧闻罗与浮,合离冠海峤。”听说罗浮山和浮山,它们相依相伴在海的尽头,这几句描写罗浮山和浮山的位置关系。

“刘仙有古坛,解种不秋草。”传说中有位仙人曾在此设坛,他能够栽培出不落叶的草。这几句描绘仙人的神奇能力。

“亭亭挺明玕,主人后天老。”竹子挺拔而秀丽,如同玉树临风,主人因此显得更显年轻。这里暗指竹叶符的神奇功效,让人显得年轻健康。

“夜吸沆瀣杯,挥毫向翠葆。”夜晚饮用沆瀣酒时,挥动毛笔书写翠葆。这是描述自己饮酒作诗词的情景。

“淋漓太平符,纠缪龙蛇绕。”将太平符写满整张纸,用龙蛇缠绕,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至今留灵踪,叶叶出意表。”如今留下的痕迹,令人意外,仿佛是神灵留下的足迹。

“虫锼并蜗篆,屈曲叠微眇。”虫子咬过,蜗牛爬过的痕迹,曲折叠加,微小难辨。这几句描绘自然景物,表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可遇不可求,讵屑钗头䙚。”可遇不可求之物,又何必在乎它的价值呢?这两句表达作者对于竹叶符这种珍贵文物的珍视。

“闲居穷山经,类不遗细小。”我隐居在山中,从不遗漏任何细微事物。这几句描绘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关注。

“晚逢丈人厚,诗格倍精好。”晚上遇到您这样一位厚道的朋友,您的诗风更加精妙。这几句赞扬朋友的才情。

“先以丹灶泥,圆如芡堪咬。”首先用丹灶泥捏成,圆滑得就像吃芡实一样容易咬破。这几句描绘制作竹叶符的过程。

“次第赠数翻,片碧觑天巧。”一次又一次地赠送给你,每一翻都是一片碧绿。这几句描述竹叶符的精美。

“书痴笑识字,学愧蟫鱼饱。”因为读书而痴迷到忘记吃饭,因为贪多嚼不烂而感到惭愧。这几句描绘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何况云雷文,多怪缘见少。”更何况云雷之文,它之所以多怪是因为其来源有限。这几句强调竹叶符的珍贵和稀少。

“更闻玉局翁,洒墨亭山晓。”听说玉局先生也来到此地,他在早晨的亭山洒下墨水。这几句描述玉局翁的到来和他的行为。

“竹间叶点斑,感物岂异道。”竹林中的竹子叶片上点缀着斑点,这些斑点难道不是自然界的一种特殊现象吗?这几句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感慨。

“安得手摘之,与此为二宝。”如果能亲手摘下竹叶符,那就把它当作两件宝物珍藏了。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竹叶符的珍视。

“愿寻绛囊佩,同试鹿卢蹻。”希望能寻找绛色腰带佩带,一同尝试射鹿的游戏。这两句描述了与友人一起游玩的愉快场景。

“虎豹迹俱潜,鸿蒙首初掉。”老虎和豹子都藏匿起来,鸿蒙初开的时候万物刚刚苏醒。这几句描绘自然界的奇妙景象。

“翱翔双髻峰,名岳恣搜讨。”飞翔在双髻峰上,尽情搜寻名山大川。这几句描绘游历名山的兴奋心情。

“问年将书亥,禁饮休犯卯。”问及你今年将近五十岁,请你今后不要再喝酒犯忌。这两句表达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

“斋心访隐诀,一御箨龙矫。”斋戒的心寻求隐者的秘诀,一只箨龙矫健地飞舞。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隐者的向往和敬仰。

“再乞安期蒲,坐令白发扫。”再请求安期真人给予蒲草,让你的头发变黑。这两句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友人顾丈月田酬答之作。诗人通过与友人的交谈,表达了对竹叶符的喜爱和对友人的赞美之情。全诗结构严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