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雨后风凄凄,山云开合无端倪。
横冲桥下乱泉发,笋舆径度寻幽蹊。
宣城老人腰脚健,约我茶器相提携。
此时岩树交冷碧,帝青宝网窥天低。
一亭静观水石怒,声闻证果醒尘迷。
倒流卷雪那可画,起诵三峡坡公题。
山僧小疾示止观,棕鞋不下安禅栖。
阴沈雨意又复作,欲别未别愁沾泥。
安得仙人缩地术,移取潺湲置我西墙西。

【注释】

秋晓:秋天的清晨。

入西山:进入西山中。

访沈丈:拜访沈丈,即沈樗崖。

樗崖:山名,在浙江长兴西北。灵隐:杭州灵隐寺,在西湖西岸。

冷泉亭:亭名,在灵隐寺前。

巨公:大官,指唐伯虎。

宣城:古郡名,在今安徽宣城。

腰脚健:身体健壮,走路有力。

茶器:指茶具。

岩树:山中的树木。

帝青宝网:传说中仙人用的网罗。

水石怒:瀑布奔流的样子。

坡公题:唐代诗人白居易题咏瀑布的诗句。

倒流卷雪:形容水流翻卷如卷雪,非常壮观;也可形容水势湍急。

止观:佛教语,意译为“不生不灭”或“常住”。这里指禅院。

棕鞋:棕草做的鞋子。

安禅栖:安息禅修的地方。

阴沈雨意:阴沉的雨意。

欲别未别愁沾泥:将要分别却又不想分别,忧愁得好像沾了泥一样。

安得仙人缩地术:怎能求得神仙的法术?

移取潺湲:把潺湲的水移到我的西边墙上。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诗,是作者随友人到灵隐寺游览时所作。诗中描绘了灵隐寺周围的秋山和秋雨景色,抒发了自己与友人游山玩水、品茗赏景的愉悦心情,并表达了对友人离别时的留恋之情。全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富有画意,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首联:“秋山雨后风凄凄,山云开合无端倪。” 描述了秋山雨后的景色,山风吹动着树叶发出凄惨的声音,山间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空灵而神秘的感觉。

颔联:“横冲桥下乱泉发,笋舆径度寻幽蹊。” 描绘了诗人走在崎岖的小路上,泉水从桥下冲刷而过,发出清脆的响声,让人感到清新而宁静。

颈联:“宣城老人腰脚健,约我茶器相提携。” 描述了宣城老人身体健壮,行动敏捷,邀请诗人用他擅长的茶道来一起品味生活之美。

尾联:“山僧小疾示止观,棕鞋不下安禅栖。” 描述了山中的僧人小病之后,便将止观法门传授给人们,自己则穿上棕鞋在禅院里静坐修炼。

末联:“安得仙人缩地术,移取潺湲置我西墙西。” 描述了诗人希望能得到仙家神通广大的本领,将自己喜爱的美景搬到自己的身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