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浮天两洞庭,千年词客几扬舲。
爱君淡著有声画,收拾秋光补水经。
【注释】1.洞庭:洞庭湖。2.扬舲(líng临):驾着小舟。3.有声画:意即有声有色,指诗歌。4.水经:古代地理著作。
【赏析】《题秋玉洞庭诗卷后》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点出题目,指出自古以来就有两处洞庭,而千年来词客们也驾着小舟在洞庭湖上泛游。颔联写洞庭湖之美以及诗人对它的赞美之情。颈联写洞庭湖之秀美,并表达自己要把它收为己有之意。尾联以洞庭湖的宽广和美丽作结,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自古浮天两洞庭,千年词客几扬舲。
爱君淡著有声画,收拾秋光补水经。
【注释】1.洞庭:洞庭湖。2.扬舲(líng临):驾着小舟。3.有声画:意即有声有色,指诗歌。4.水经:古代地理著作。
【赏析】《题秋玉洞庭诗卷后》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点出题目,指出自古以来就有两处洞庭,而千年来词客们也驾着小舟在洞庭湖上泛游。颔联写洞庭湖之美以及诗人对它的赞美之情。颈联写洞庭湖之秀美,并表达自己要把它收为己有之意。尾联以洞庭湖的宽广和美丽作结,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解析】 此诗作于作者任淮南节度使时。诗人以自己的经历来写朋友的不幸遭遇,借友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抒发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心。 二哀诗 其二 余葭白 淮海无双士,风流见未曾。注释:在淮海一带没有人可以比得上的贤人,他的风度才情是前所未见的。 【赏析】 此篇开头两句即表明了诗人对友人的敬慕之情。淮海之地,人才众多,而“无双士”则指其独树一帜、无与伦比,可见诗人对友人的崇敬与推崇。 淮海无双士
【注释】 晓:早晨。徙倚:徘徊,逗留。东皋:在长安城南,即曲江池南。着:披上。秋瘦:秋天的景色显得清瘦。小沼:小水塘。半落:月亮刚过中天。运晴:云散天晴。颂丰年:祝愿丰收。 【赏析】 《晓望》,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的作品,作于元和十二年(817)春天。这首诗写诗人早晨登高眺望,遥想天下太平,人民生活幸福,而自己虽身体衰弱,但精神饱满,依然为国为民尽心尽力地做官,并祝愿天下丰收。 首联“徙倚东皋上
秋爽 古堞连秋爽,迢迢入远空。 年光伏枕后,人事杜门中。 桂气熏残日,梧声坠晚风。 同时荣落意,吾欲问天公。 注释: 1. 古堞(dié):古老的城防工事。 2. 迢迢(tiáo tiáo):遥远的样子。 3. 年光:岁月,时光。 4. 杜门:闭门不出。 5. 桂气:桂花的香味。 6. 梧(wú)声:梧桐树的声音。 7. 荣落:指草木开花凋谢的自然现象,比喻人的升迁和衰落。 8. 天公
【注释】 1. 谢寺:谢公寺,在今安徽宣城县。 2. 深院:指庭院深深、幽静的寺院。 3. 寒云过断钟:寒云飘过,断钟声声。 4. 净蔬充一食:用清素的蔬菜充饥。 5. 别去经龛闭:分别时,经龛(即佛堂)已关闭。 6. 安禅:打坐修行,修禅。 7. 御凛冬:抵御寒冷的冬天。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写诗人与友人到皖南名刹谢公寺游览的情景。首联叙事;颔联写景;颈联议论;尾联抒情。全诗语言清新明快
南邻桑屯田韬甫见访兼和移居诗辄赋五言用酬雅贶 注释: 穷居蔽泥水,车迹过从稀。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居住在偏僻的地方,被泥土和积水覆盖,车马的足迹很少。 避俗翁今是,栖仁里可归。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已经避开世俗的生活方式,找到了一个可以安居的地方。 墙低闻雒诵,门静接深衣。 这句诗的意思是,当我走进家门时,听到了读书的声音,门口很安静,可以穿上深衣。 自此陶嘉月,联吟愿莫违。 这句诗的意思是
偶出 偶然出门,天阴云淡;城隅之地,静谧无声。 凉云缭绕竹枝外,秋水流淌槿花边。 忽然觉得衣棱薄,回首发现笠影偏。 无人看见我的行迹,幽深之意如何传? 注释: 1. 偶出:指偶然出去。 2. 天阴云淡:天空阴沉,云朵稀薄。 3. 城隅地静便:城角之地,安静宁静。 4. 凉云缭绕竹枝外:凉云在竹枝上方飘荡。 5. 秋水流淌槿花边:清冽的秋水流淌在槿花旁边。 6. 忽然觉得衣棱薄
【注释】 子:你。东田屋,指诗人住所。开字:指菊花的花名“菊花”。开字,又名金簪花、秋菊、九华菊、陶菊、女菊、延寿客等。 紫蟹依方钓(紫蟹),指螃蟹。方,这里作动词用,即用方竿。 黄花为客开(黄花),指菊花。 𧱉(xiè,谢):鱼名,这里泛指鱼。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西林园中观赏盛开的菊花时写的。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富有情趣。首句“子有东田屋”,点出诗人居住之地
注释: 二月十三日雨中书事僻巷无人到,荒沟绕舍分。 雨多春半过,蛙怒夜深闻。 径草全侵屐,林花乱入云。 谁云作诗苦,终愧织帘勤。 译文: 偏僻的小巷没有行人经过,荒芜的沟渠环绕着房屋分开。 雨水增多春天已经过半,青蛙在夜里发出愤怒的声音。 小径上的草全部侵占了鞋子,树林里的花儿杂乱地飘进云端。 谁说作诗辛苦,最后却惭愧勤劳地织着窗帘。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雨中景色和心情的七言绝句,语言朴实自然
【注释】 同:和……一起。郑筠谷:即郑谷,晚唐诗人,名参老,字云叟。河渚:泛指河流的边岸或渡口。宿:住。郑雪崖:即郑凝之,字雪崖,晚唐诗人。北渚草堂:在今河南省新郑市境内北渚山上。 【译文】 我与郑谷一起乘着小篮车,来到河边桥旁。 晴空下白雪皑皑,映着溪水一片晶莹。 白云缭绕的山岭中,飘散着阵阵清香。 偶然遇见隐居的人,仿佛经过一座蓝田庄。 沿着月光划着船桨唱歌而去,梅花梦永不忘情。 【赏析】
新正五日将赴西林皋渟探梅之约晚晴志喜 已经见到雪化为雨,老天爷安排五天的晴天。 闲暇时寻找一位禅伴,老迈更勇敢地攀登山路行程。 傍晚的景色撩起帘子看干净,春天泥土拖曳的鞋子轻盈。 第一缕春风吹动我前行,明天清晨就摘船出发。 注释: 1. 新正五日将赴西林皋渟探梅之约:新正,即农历正月初一。西林皋渟,可能是一个地名或地名的一部分。探梅,即赏梅。这里的“之约”指的是与某人约定去某个地方。 2.
翻译过来大致是这么回事: 在寒冷的湖村,我躺着听着雁叫声,看到你的诗后,我病体力行地给你回信。 天公应是怜清瘦,饶吃年年一箸羹。 注释说明: 这首诗是诗人厉鹗对朋友沈东甫在病床上收到他的诗歌后的回信。厉鹗字太鸿,号樊榭,是浙江钱塘人。他在康熙五十九年(1720)考中举人,乾隆元年(1736)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但因为不准备做官而专心著述。厉鹗博识群书,尤其精通宋史。
【注释】 椒盘:用香料和花椒等拌成的祭品。添得四腮鲈:指松江鲈鱼,这里借指松江鲈鱼的丰收。陆瑁湖:陆家埭湖,在松江府境内。 【赏析】 《除夕意林送糟藏松江鲈鱼戏报以二绝句其一》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句说椒盘不孤,即椒盘中有松江鲈鱼。次句写添得四腮鲈,即松江鲈鱼丰收。三四两句写松江鲈鱼的丰收,并借此寄意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平易,意境高远,富有情趣。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考生要仔细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然后结合注解,逐句进行翻译。翻译时要注意词语的搭配、语法的正确以及诗句的流畅度。本题中,“衡门”指的是简陋的门,“岁华”指岁月流逝,“松江鲈鱼”指松江的鲈鱼,“戏报”指随意地写诗向朋友汇报自己的喜悦,“二绝句”指这首诗共有两首诗,这里指的是第二首。 【答案】 ①衡门:简陋的门; ②岁华流:指岁月流逝; ③事五楼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杖履萧闲楚水旁:描述了一幅宁静的景色,诗人在楚水的旁边拄着拐杖悠闲地散步。这里“杖履”指的是手杖和鞋子,是文人常用的物品,象征着诗人的身份和生活状态。“萧闲”表示悠闲自在,而“楚水”则特指位于湖北省的长江支流—汉江,这里的景色宜人。 2. 岿然海内鲁灵光: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故乡文化的自豪感。"岿然"意为高大耸立,"鲁灵光"则是对山东曲阜孔子故居的一种称呼
【注释】: 侍读徐坛长先生八十致仕书来索诗赋寄四首 其三: 曲台集礼,指曲台集礼院。 诸生,泛指学者或学生。 远压高斋学士名,意为在学术上超越其他高官学士,压制了他们的名声。 头白成书犹有待,意为年纪大了仍想著书立说,仍有待时日。 儒林依旧属遵明,意为儒林(指当时的学术领域)仍归奉承、依附于他,尊崇他的名声。 赏析: 这首诗是徐坛长先生致仕后写给朋友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学术的热爱和执着
注释:特起孤臣,出薜萝即辞官归隐。抽簪旋许主恩多,是说抽下玉簪,表示愿意接受恩宠。乡人尚惜悬车早,是说我的故乡的人还怀念我当初辞去官职时的情形。已是悬车十载过,是我现在已经辞去官职十年了。 赏析:这首诗描绘的是作者辞别官场、退居乡野后的生活状态。诗中表达了对朝廷恩宠的渴望和对乡情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已经远离政治中心、不再参与朝政的无奈与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