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起孤臣出薜萝,抽簪旋许主恩多。
乡人尚惜悬车早,已是悬车十载过。
注释:特起孤臣,出薜萝即辞官归隐。抽簪旋许主恩多,是说抽下玉簪,表示愿意接受恩宠。乡人尚惜悬车早,是说我的故乡的人还怀念我当初辞去官职时的情形。已是悬车十载过,是我现在已经辞去官职十年了。
赏析:这首诗描绘的是作者辞别官场、退居乡野后的生活状态。诗中表达了对朝廷恩宠的渴望和对乡情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已经远离政治中心、不再参与朝政的无奈与遗憾。
特起孤臣出薜萝,抽簪旋许主恩多。
乡人尚惜悬车早,已是悬车十载过。
注释:特起孤臣,出薜萝即辞官归隐。抽簪旋许主恩多,是说抽下玉簪,表示愿意接受恩宠。乡人尚惜悬车早,是说我的故乡的人还怀念我当初辞去官职时的情形。已是悬车十载过,是我现在已经辞去官职十年了。
赏析:这首诗描绘的是作者辞别官场、退居乡野后的生活状态。诗中表达了对朝廷恩宠的渴望和对乡情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已经远离政治中心、不再参与朝政的无奈与遗憾。
【解析】 此诗作于作者任淮南节度使时。诗人以自己的经历来写朋友的不幸遭遇,借友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抒发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心。 二哀诗 其二 余葭白 淮海无双士,风流见未曾。注释:在淮海一带没有人可以比得上的贤人,他的风度才情是前所未见的。 【赏析】 此篇开头两句即表明了诗人对友人的敬慕之情。淮海之地,人才众多,而“无双士”则指其独树一帜、无与伦比,可见诗人对友人的崇敬与推崇。 淮海无双士
【注释】 晓:早晨。徙倚:徘徊,逗留。东皋:在长安城南,即曲江池南。着:披上。秋瘦:秋天的景色显得清瘦。小沼:小水塘。半落:月亮刚过中天。运晴:云散天晴。颂丰年:祝愿丰收。 【赏析】 《晓望》,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的作品,作于元和十二年(817)春天。这首诗写诗人早晨登高眺望,遥想天下太平,人民生活幸福,而自己虽身体衰弱,但精神饱满,依然为国为民尽心尽力地做官,并祝愿天下丰收。 首联“徙倚东皋上
秋爽 古堞连秋爽,迢迢入远空。 年光伏枕后,人事杜门中。 桂气熏残日,梧声坠晚风。 同时荣落意,吾欲问天公。 注释: 1. 古堞(dié):古老的城防工事。 2. 迢迢(tiáo tiáo):遥远的样子。 3. 年光:岁月,时光。 4. 杜门:闭门不出。 5. 桂气:桂花的香味。 6. 梧(wú)声:梧桐树的声音。 7. 荣落:指草木开花凋谢的自然现象,比喻人的升迁和衰落。 8. 天公
【注释】 1. 谢寺:谢公寺,在今安徽宣城县。 2. 深院:指庭院深深、幽静的寺院。 3. 寒云过断钟:寒云飘过,断钟声声。 4. 净蔬充一食:用清素的蔬菜充饥。 5. 别去经龛闭:分别时,经龛(即佛堂)已关闭。 6. 安禅:打坐修行,修禅。 7. 御凛冬:抵御寒冷的冬天。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写诗人与友人到皖南名刹谢公寺游览的情景。首联叙事;颔联写景;颈联议论;尾联抒情。全诗语言清新明快
南邻桑屯田韬甫见访兼和移居诗辄赋五言用酬雅贶 注释: 穷居蔽泥水,车迹过从稀。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居住在偏僻的地方,被泥土和积水覆盖,车马的足迹很少。 避俗翁今是,栖仁里可归。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已经避开世俗的生活方式,找到了一个可以安居的地方。 墙低闻雒诵,门静接深衣。 这句诗的意思是,当我走进家门时,听到了读书的声音,门口很安静,可以穿上深衣。 自此陶嘉月,联吟愿莫违。 这句诗的意思是
偶出 偶然出门,天阴云淡;城隅之地,静谧无声。 凉云缭绕竹枝外,秋水流淌槿花边。 忽然觉得衣棱薄,回首发现笠影偏。 无人看见我的行迹,幽深之意如何传? 注释: 1. 偶出:指偶然出去。 2. 天阴云淡:天空阴沉,云朵稀薄。 3. 城隅地静便:城角之地,安静宁静。 4. 凉云缭绕竹枝外:凉云在竹枝上方飘荡。 5. 秋水流淌槿花边:清冽的秋水流淌在槿花旁边。 6. 忽然觉得衣棱薄
【注释】 子:你。东田屋,指诗人住所。开字:指菊花的花名“菊花”。开字,又名金簪花、秋菊、九华菊、陶菊、女菊、延寿客等。 紫蟹依方钓(紫蟹),指螃蟹。方,这里作动词用,即用方竿。 黄花为客开(黄花),指菊花。 𧱉(xiè,谢):鱼名,这里泛指鱼。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西林园中观赏盛开的菊花时写的。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富有情趣。首句“子有东田屋”,点出诗人居住之地
注释: 二月十三日雨中书事僻巷无人到,荒沟绕舍分。 雨多春半过,蛙怒夜深闻。 径草全侵屐,林花乱入云。 谁云作诗苦,终愧织帘勤。 译文: 偏僻的小巷没有行人经过,荒芜的沟渠环绕着房屋分开。 雨水增多春天已经过半,青蛙在夜里发出愤怒的声音。 小径上的草全部侵占了鞋子,树林里的花儿杂乱地飘进云端。 谁说作诗辛苦,最后却惭愧勤劳地织着窗帘。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雨中景色和心情的七言绝句,语言朴实自然
【注释】 同:和……一起。郑筠谷:即郑谷,晚唐诗人,名参老,字云叟。河渚:泛指河流的边岸或渡口。宿:住。郑雪崖:即郑凝之,字雪崖,晚唐诗人。北渚草堂:在今河南省新郑市境内北渚山上。 【译文】 我与郑谷一起乘着小篮车,来到河边桥旁。 晴空下白雪皑皑,映着溪水一片晶莹。 白云缭绕的山岭中,飘散着阵阵清香。 偶然遇见隐居的人,仿佛经过一座蓝田庄。 沿着月光划着船桨唱歌而去,梅花梦永不忘情。 【赏析】
新正五日将赴西林皋渟探梅之约晚晴志喜 已经见到雪化为雨,老天爷安排五天的晴天。 闲暇时寻找一位禅伴,老迈更勇敢地攀登山路行程。 傍晚的景色撩起帘子看干净,春天泥土拖曳的鞋子轻盈。 第一缕春风吹动我前行,明天清晨就摘船出发。 注释: 1. 新正五日将赴西林皋渟探梅之约:新正,即农历正月初一。西林皋渟,可能是一个地名或地名的一部分。探梅,即赏梅。这里的“之约”指的是与某人约定去某个地方。 2.
【注释】: 侍读徐坛长先生八十致仕书来索诗赋寄四首 其三: 曲台集礼,指曲台集礼院。 诸生,泛指学者或学生。 远压高斋学士名,意为在学术上超越其他高官学士,压制了他们的名声。 头白成书犹有待,意为年纪大了仍想著书立说,仍有待时日。 儒林依旧属遵明,意为儒林(指当时的学术领域)仍归奉承、依附于他,尊崇他的名声。 赏析: 这首诗是徐坛长先生致仕后写给朋友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学术的热爱和执着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杖履萧闲楚水旁:描述了一幅宁静的景色,诗人在楚水的旁边拄着拐杖悠闲地散步。这里“杖履”指的是手杖和鞋子,是文人常用的物品,象征着诗人的身份和生活状态。“萧闲”表示悠闲自在,而“楚水”则特指位于湖北省的长江支流—汉江,这里的景色宜人。 2. 岿然海内鲁灵光: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故乡文化的自豪感。"岿然"意为高大耸立,"鲁灵光"则是对山东曲阜孔子故居的一种称呼
【注释】1.洞庭:洞庭湖。2.扬舲(líng临):驾着小舟。3.有声画:意即有声有色,指诗歌。4.水经:古代地理著作。 【赏析】《题秋玉洞庭诗卷后》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点出题目,指出自古以来就有两处洞庭,而千年来词客们也驾着小舟在洞庭湖上泛游。颔联写洞庭湖之美以及诗人对它的赞美之情。颈联写洞庭湖之秀美,并表达自己要把它收为己有之意。尾联以洞庭湖的宽广和美丽作结,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注释】 ①徐坛:即徐熙,字廷瑞,北宋画家,以善画山水著名。②鲁公:指欧阳修,宋代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③玉堂:翰林院的别称。④庐陵:即今江西吉安。⑤挥翰:挥笔写字。⑥鲁公书:指欧阳修的书体。 译文: 在江左地区风华流传着你的别传,闽南大地道脉延续似续余绪。 你挥毫书写大好文章,如同鲁公之书文辞华丽。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句“风华江左流传别”,点出徐熙在江左地区传播风雅的事迹
【注释】: 路旁:路边。烟态:柳树随风摇曳的姿态,如袅袅烟雾般飘动,故称“烟态”。罥(juàn):缠绕,挂住。朱楼:红色的楼房,这里指高楼。长送:长久地送别;送行人:为离别的人送行。千里游:指远行的人要走过千里的路程。 愿作:希望能成为。涌金门外:南宋京都临安(今杭州)的外城,因城内有涌金门而得名。树:指柳树。生来浑不识:从来就不懂得。浑:竟然,全。识:了解。离愁:《楚辞·九歌·少司命》
《西湖柳枝词六首》其三 千丝踠地复临湖,记得年时卖酒垆。 惟有个侬偏爱惜,三眠还要倩人扶。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边的柳树和一位女子对柳树的独特情感。首句以“千丝踠地”形容柳条之多,仿佛要缠绕在湖边的每一寸土地上,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柳树的繁茂与生机。而“复临湖”则暗示了诗人对这些柳枝的记忆与眷恋,仿佛它们不仅生长在西湖之畔,更成为了诗人心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