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顶亭虚眼倍明,雪消云并画阑生。
谁能唤取张春水,共赋苏堤绿涨平。

绝顶亭虚眼倍明,雪消云并画阑生。

谁能唤取张春水,共赋苏堤绿涨平。

诗句释义:

  1. 绝顶亭:指的是位于高海拔或山顶的亭子,通常用来供人远眺或休憩。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绝顶”这一词汇,表达了对亭子的极高评价,认为它的位置使得视野极为开阔。
  2. 虚眼倍明:形容眼睛因高度而产生的视觉错觉,即感觉视线变得异常明亮,好像没有距离一样。这里可能比喻站在高处时,景色仿佛更近,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3. 雪消云并画阑生:指积雪融化后,天空中的云彩与栏杆上的花纹相互映衬,增添了一份生机。这里的“生”,可能意味着这些自然元素在春天的到来下显得更加生动、活泼。
  4. 张春水:张春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水利工程,用于灌溉。这里可能是借用这个词汇来形容春天的水流如何滋养大地,带来新生。
  5. 苏堤绿涨平:苏轼曾治理过杭州的西湖,留下了著名的苏堤。这里的“绿涨”形容苏堤两岸新长的绿色植被覆盖了地面,而“平”则表示这种绿色是均匀分布的,没有明显的高低起伏,给人一种和谐、宁静的感觉。

译文:

在最高的亭子里放眼望去,可以看到远处的湖面和山峦都清晰可见,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水墨画中。随着冰雪融化,天空中的云彩与岸边栏杆上的花纹交相辉映,为这个寂静的世界带来了一丝生机。春水潺潺,滋润着这片土地,使万物复苏。

赏析:

厉鹗的《早春游湖上圣因寺四首》是一首描绘春季美景和自然变化的诗。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精细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首句“绝顶亭虚眼倍明”便设定了一个高远的视角,让读者感受到站在这个位置所能看到的景象是多么壮观。随后,“雪消云并画阑生”进一步描绘了春天带来的变化,雪后的消融和云朵的变化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第二句“谁能唤取张春水,共赋苏堤绿涨平”中的“张春水”和“苏堤”,显然是对杭州西湖的引用。这两句不仅描述了水面的变化,还隐含地提到了西湖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显示出诗人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感情。

最后一句“绿涨”则是对全诗主题的一个收束,强调的是春天带给万物的生机勃勃。整个诗歌以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种超越语言的美丽和力量。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向往。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诗人如何通过文字捕捉和表达自然之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