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天梅雨合思吴,早挂烟中十幅蒲。
白发定能争席否,朱弦曾遇赏音无。
人同乐圃文偏洁,宅近灵岩趣不孤。
只恐鸥情成闲阻,五湖那复忆西湖。
【注释】:
①梅雨:指初夏江淮一带连绵不断的阴雨。②思吴:思念吴地,即苏州。③烟:雾气。④定:一定。⑤朱:红色。⑥偏:特别。⑦五湖:太湖。⑧忆:想念。
【赏析】:
《送沈确士归苏州》是明代诗人王稚登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写送别之情,颔联用典,颈联写归途之想,尾联以景结情,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和依依惜别之情。
“满天梅雨合思吴,早挂烟中十幅蒲。” 意思是:天空布满了连绵细密的春雨,我不禁思念起遥远的江南水乡,此时正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
首联写诗人因送别友人而满心愁绪。首句“满天梅雨”既交代了时令,也烘托出了离别的气氛;次句写送别之地为苏州,并点明此时已到初夏,暗示友人即将远行。“早挂烟中十幅蒲”写送别的场景,“烟中”二字写出了送别的环境,而“十幅蒲”则是对送别的人的形象描写。
颔联用典,“白发”二句暗用了两个典故。一是晋代谢安与孙绰同游庐山,两人曾共赋诗,后人有“谢孙共赏”的说法。这里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己虽年事已高但仍希望与友人再度相会的愿望。二是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桓南郡(温)与殷仲文俱见谢幼舆。日将夜分,屏去左右。唯四壁虚闲,一客独处,惟汝二人耳。……殷云:‘不图作大秦(秦嘉,字子建)复生,远念牧羊之儿,乃是未退项托也。’”这里诗人以“朱弦”(喻指高雅之士)比喻友人。“朱弦”二句是说友人虽然已经年老,但仍然能够像当年一样,受到别人的赏识,得到人们的敬重。这是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敬意。
颈联写归途之想,“人同乐圃”二句写景,“宅近灵岩”二句抒情。“人同”二句写景。“乐圃”,即乐游原,为唐时皇家园林所在地。此处借指苏州城内的名园胜迹。“宅近灵岩”二句,写自己对苏州的喜爱及向往之情。“灵岩”,即虎丘山,位于苏州市西南郊,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吴中第一名胜。“趣不孤”,即情趣不孤单。
尾联以景结情。前两句写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情景;后两句则写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只恐鸥情成闲阻”是说如果因为要远游而使得鸥鸟的性情变得悠闲起来,那该是多么遗憾啊!这里的“鸥情”即指鸥鸟的习性,也暗指自己的情感。“五湖”二句,写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五湖”,指今江苏太湖。“西湖”,指今杭州西湖。这里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像当年一样,重游故地,享受美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