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霜风撼竹门,年年秋事在丘樊。
贫怜圆菊仍分艳,静觉凉蛩自减喧。
干世策堪黄口笑,背时诗待素心论。
中年不负萧闲味,落叶池边钓石温。
【解析】
“晚秋斋居”即《晚秋斋居二首》。这两首诗是作者晚年退居后写的一组七言律诗。第一首,“一夜霜风撼竹门”,一夜秋风摇动竹子的大门,这景象令人感到清寒、凄怆;“年年秋事在丘樊”,每年秋天的事情都发生在丘冈上。这里既指作者的家产和田园,又暗指作者的身世,表现了作者对世事的感慨。颔联:“贫怜圆菊仍分艳,静觉凉蛩自减喧。”诗人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一是“圆菊”依旧鲜艳,而自己却一贫如洗;二是“凉蛩”声息减少,而自己的心境也变得宁静。颈联:“干世策堪黄口笑,背时诗待素心论。”这里的“干世策”和“背时诗”都是比喻,前者是指有才能、有本领的人,后者是指有志气、有才华的人。诗人说,这样的有才之人,可以受到年轻人的嘲笑,而像自己这样的人,却要背着时俗的诗来与素心之人论道。尾联:“中年不负萧闲味,落叶池边钓石温。”这里的“萧闲味”指的是一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境界。诗人以垂钓为喻,表达了他虽已到了中年,但并不贪图功名利禄,也不追求享乐,而是保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答案】
译文:
一夜秋风摇动竹子大门,一年年秋日的景物都在田野上。
贫困中我仍然欣赏那圆圆的菊花,安静的时候蟋蟀的声音自然减少了喧哗。
有才能的人可以受到年轻一代的讥笑,背时诗要等有素心的人来谈论。
到中年时不负那萧闲的乐趣,在枯叶飘落的池塘旁垂钓着。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晚年隐居生活的情趣。开头两句写秋日景色,通过对比,突出了作者的孤独寂寞之感。中间四句写诗人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他超脱尘世的态度。末尾两句写他的生活方式,透露出他的恬淡之趣,表现出一种悠然闲适的情趣。全诗意境幽美,语言清新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