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峦幽处好亭台,上下天光雨洗开。
小艇净分山影去,生衣凉约树声来。
能耽清景须知足,若逐浮名愧不才。
谁见石阑频徙倚,斜阳满地照青苔。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七言绝句,其结构如下:
诗句:
- 林峦幽处好亭台,上下天光雨洗开。
- 小艇净分山影去,生衣凉约树声来。
- 能耽清景须知足,若逐浮名愧不才。
- 谁见石阑频徙倚,斜阳满地照青苔。
注释及赏析
第1句:
- 林峦幽处好亭台:描绘了一个幽静深远的地方,那里有美丽的山峦和亭台。
- 上下天光雨洗开:描述了雨水洗净了天空与山林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第2句:
- 小艇净分山影去:使用“小艇”和“山影”形象地表达了小船在雨后清晰可见的山间景色中划行的情形。
- 生衣凉约树声来:通过“生衣”和“树声”,传达了一种凉爽的感觉和自然界声响的和谐共鸣。
第3句:
- 能耽清景须知足:表达了能够欣赏并享受这宁静美景的人应知足的心情。
- 若逐浮名愧不才:反映了诗人对于追名逐利的惭愧之情,认为追求名利不如享受眼前的美景。
第4句:
- 谁见石阑频徙倚:询问那些经常在石栏边徘徊的人们是否能看到这样的美景。
- 斜阳满地照青苔:描述夕阳西下,余晖洒满地面,映照在青苔上的美丽画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雨后孤山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与淡泊之美。诗中的“林峦”、“天光”、“山影”、“石阑”等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清新、宁静的画面。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然,以及对自然美的珍视与欣赏,体现了作者的高洁品格。整体上,此诗以自然景观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情怀,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