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入严滩合沓遮,滩声尽日走云沙。
禽鱼不解留行客,乡里唯闻重钓家。
袅袅凉风帆影转,层层僧舍竹光斜。
补唇晞发诗魂在,搜遍枯肠自煮茶。
注释:
严滩:即严陵滩。
禽鱼不解留行客,乡里唯闻重钓家:鸟儿不会留下游客,只有钓鱼人回家了。
袅袅凉风帆影转,层层僧舍竹光斜:轻轻的凉风吹动帆影,层层的寺院和竹叶的影子。
补唇晞发诗魂在,搜遍枯肠自煮茶:补着嘴唇晒着头发,诗人的灵魂在,到处寻找枯肠,自己煮茶喝。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严陵滩作的一首五律。严陵滩是位于长江中游的一处名胜古迹,它位于浙江桐庐县西南20公里的富春江畔。这里江流平缓,风景秀丽,素有“小三峡”之称。
首联“山入严滩合沓遮,滩声尽日走云沙”,描绘的是严陵滩上山峰连绵、云雾缭绕的景象,以及江水在石缝间奔腾不息的声音。这里的“山入严滩合沓遮”,形象地描绘了山峰如同屏障一般,将严陵滩紧紧地围拢起来的景象。而“滩声尽日走云沙”,则生动地表现了江水的奔腾不息和云雾弥漫的景象。这两句既写出了严陵滩的地理特点,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颔联“禽鱼不解留行客,乡里唯闻重钓家”,则转向对当地渔民生活的描写。这里的“禽鱼不解留行客”,意指鸟儿鱼儿都不会挽留过路的人,而只会去捕鱼。这里的“重钓家”则是指那些常年在此钓鱼的渔民们。这句诗既写出了严陵滩上的自然风光,也反映了当地人民的勤劳朴实的性格。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于当地渔民生活的羡慕和向往。
颈联“袅袅凉风帆影转,层层僧舍竹光斜”,则进一步描绘了严陵滩上的景色。这里的“袅袅凉风帆影转”,意指微风吹拂着船帆,使得船帆随风摇曳,仿佛在轻轻地转动着一样。而“层层僧舍竹光斜”,则描绘了层层叠叠的僧人住所旁竹林的影子,阳光透过竹林洒下斑驳的光影。这两句既写出了严陵滩的自然景观,也展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气息。
尾联“补唇晞发诗魂在,搜遍枯肠自煮茶”,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情感。这里的“补唇晞发诗魂在”,意指诗人为了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创作灵感,常常需要涂抹嘴唇并晒干头发。而“搜遍枯肠自煮茶”,则是指诗人为了寻找灵感和创作素材,不惜耗费时间和精力去品尝各种茶叶的滋味。这两句既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也表达了他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通过描绘严陵滩上的自然景象和当地渔民的生活方式,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诗人的情感和态度也通过诗句得以表达,让人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