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船出郭即通津,不负佳游及此辰。
骀荡年光挑菜渚,支离身事看花人。
戏鹅语鸭渔庄静,烟暖天清水寺春。
当境底须频吝酒,铣溪如许已成尘。

【注释】

皋亭山: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南。

二月二十七日:即《游浙江诸寺》诗的第二首。

其二

春光明媚,正是赏春的好时光。我登上船离开县城(即出郭)就到了通津渡口了。

在桃花盛开的日子里,我没有辜负这次美好的游览机会。

春天阳光明媚,我在菜洲中挑着菜去卖,身体多病,看花人。

戏水嬉戏的鹅和鸭子,渔庄里一片宁静。

烟雾弥漫,春意盎然,天清水绿,寺中景色迷人。

眼前美景让人忍不住频频举杯畅饮,可惜这美好时光太短暂了,转眼就过去了。

【赏析】

这是一首写杭州西湖风景的七律。全诗写景细腻,语言优美,富有生活气息。

首句“登船出郭即通津”,点题,交代了自己是乘船离开县城的。

“不负佳游及此辰”,是诗人的自白。“不辜”是辜负的意思,意思是说,自己没有辜负这美好的时光。

“骀荡年光挑菜渚”,是说自己在菜洲上挑菜卖。“菜渚”,就是菜地。“挑菜”是一种劳动,是辛苦的。诗人在这里描写了当时的生活情景。

“支离身事看花人”,是写诗人看到别人在赏花。“看花人”是说有人欣赏美丽的花朵。

“戏鹅语鸭渔庄静”,是写自己与鹅、鸭、鱼等动物相处的情景。诗人在渔庄里,看到这些动物们在一起玩耍,觉得十分有趣。

“烟暖天清水寺春”,是写自己看到的寺庙景色。“水寺”,是寺庙周围的水塘。“烟暖”是说水塘上的烟雾弥漫。“天清”,是说天清气爽。“春”,是春色。这里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

最后两句:“当境底须频吝酒,铣溪如许已成尘”,“当境”即指眼前,“铣溪”即指前面提到的水寺。意思是说,眼前的美景让人禁不住要频频举杯畅饮,但是时间太短暂了,转眼之间,这美丽的景色已经变成了尘土。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历杭州西湖时写的,他把自己游历所见所闻一一写出来了。其中既有对景物的描写,也有对人物的刻画,还有自己的感情流露,内容丰富而又生动感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