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池雪后渐春融,香饭初炊祝远公。
乳窦云堂新法席,竹针麻线旧家风。
画分山色来湖上,杖带泉声入座中。
知有大千归掌握,长年应与辨才同。

【解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首联起兴,点明送别的时间和地点;颔联写宴会的场面,“乳窦云堂”、“竹针麻线”都是写宴会中的盛况;颈联描写宴会的气氛,“画分山色来湖上”“杖带泉声入座中”,将宴会气氛渲染得生动活泼;尾联抒发诗人的感慨之情。

【答案】

译文:腊月十一日,和大家一起到堇浦桂堂为恒公祝寿。西池在雪后渐渐融化,新炊的香米饭用来祝祷远公。乳窦云堂是新开的法席,竹丝麻线是旧时的家风。画分山色来自湖上,拄杖带着泉水的声音进入座位中。我知道有无穷的大千世界掌握在我的手中,我应像王僧辨那样与辩才长期共事。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首联点出送别的时间和地点。腊月十一日,和大家一起到堇浦桂堂为恒公祝寿。西池在雪后渐渐融化,新炊的香米饭用来祝祷远公。

颔联写宴会的场面。乳窦云堂是新开的法席,竹丝麻线是旧时的家风。“乳窦”指乳窦山,“云堂”指乳窦山之寺名“云堂寺”,“乳窦云堂”指云堂寺。“竹针麻线”是指织造技艺。“旧家风”指的是织造技艺,这里借指恒公。

颈联描写宴会的气氛。“画分山色来湖上”,是说宴会的气氛热烈,山色、湖水都被染上了欢庆的颜色。“杖带泉声入座中”,是说宴会的气氛热烈欢快,泉声也被裹挟进来了。两句一前一后,一静一动,把气氛描绘得十分热烈欢快,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尾联抒发诗人的感慨之情。“知有大千归掌握”,意思是知道世间万物都回归于掌中。“长年应与辨才同”,意思是长久以来应该与王僧辩一样与王僧辨共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