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难得是冬晴,随意河桥拨棹声。
纵不成游偏有伴,偶然欲出岂无名。
因看黄叶商行止,为爱青山当送迎。
归去只愁僧舍客,把诗吟向佛灯清。
【注释】
冬日晴朗,天气寒冷,却能随意泛舟。纵不能出游,也有个伴儿;偶然出游,怎没有原因。因看黄叶飘落时,想到商行停宿处;为爱青山当送迎,故归去愁僧舍客。把诗吟向佛灯清。
【赏析】
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冬初,作者在同州(今陕西大荔县)北郭闲泛时所写。诗人用“人生难得是”一句总束全篇,以冬晴为题。首二句写冬晴之难得,次二句写游赏之乐,第三、四两句写游赏之缘,第五、六两句写游赏之意趣,最后两句写归途之忧。全诗结构严密,脉络清晰,意境高远,韵味隽永。
这首诗的起笔“人生难得是”一语,道出了人们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向往。它不仅点明了诗歌的主题,而且为后文的描写奠定了基调。接下来,诗人便通过描绘自己在北郭闲泛时的所见所闻来具体表现这一主题。
“冬晴”,即冬日晴朗。古人认为冬寒而春暖,因而冬天的晴天显得更为珍贵。“难得”二字,既写出了冬晴之难得,又暗寓着作者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首联之后,诗人便转入到了第二联。这一句中,“随便”二字,表现出诗人在游赏过程中的随性而为。而“拨棹声”则形象地再现了船桨划水的声响,让人仿佛能够听到那悠扬的水波荡漾之声。这一句中的“随意”和“拨棹声”,与前一句的“难得”相呼应,共同构建出了一种宁静而又闲适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联,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己的游赏经历。其中,“纵不成游偏有伴”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于游赏之乐的向往,又揭示了游赏之乐并非仅限于独自欣赏风景,而是可以在陪伴之中更添乐趣。而“偶然欲出岂无名”一句,则进一步强调了游赏之乐的无拘无束和随意性。
在这两联中,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黄叶”和“青山”这两种自然元素来营造氛围。其中,“黄叶”代表着秋天的萧瑟和凋零,而“青山”则代表着自然界的生机和活力。诗人通过对这两种元素的对比描写,既展现了自己对于自然的热爱之情,又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豁达态度。
诗人通过“归去只愁僧舍客”一句,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自己对于未来归宿之地的思考。他担心自己的归来会打扰到僧舍中的客人,从而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这种担心和顾虑,反映出了诗人对于人际交往的敏感和谨慎。
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成功塑造了一个闲适自在而又豁达乐观的形象。他的诗句如同一首优美的乐曲,让人在品味之余感受到那份独特的韵味和魅力。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生活、体验人生的窗口,让我们得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