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尖篷背雨初乾,笑揽茸裘且自宽。
百里图经吴界越,三朝天气暖翻寒。
周遮莺语依前涩,禁勒桃花不放残。
漫道单栖最惆怅,陆家赋后咏尤难。
【解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人在旅途中,看到舟上的风篷已干,春寒渐消,便想解衣宽袍。船行百里后,来到吴越之地,天气温暖,暖意袭人的春风使江南的梅花也开放了。然而,此时又见黄莺在树上啼叫,却依然涩声难听;禁勒下的桃花还未完全凋残,但已经谢尽了花事。最后诗人以陆游《赋梅》中的“单栖最惆怅”为比,慨叹自己虽身处春天的江南,却仍如独守空房的有妇之夫一样,不能自由地生活、快乐地享受大自然赋予的美好风光。
【答案】
译文:
船中微风轻拂,篷背还挂着雨珠,春寒已消。我笑揽着茸茸的皮裘宽慰自己。船已行过百里,来到吴越之地,这里春暖花开,暖意袭人(这里的“三朝天气暖翻寒”,是说经过三天的航行,气候已由寒冷变为温暖)。黄莺在枝头啼叫,声音依然涩而不悦;而桃花已被人们禁止摘取,因此尚未凋零。虽然如此,我却感到十分惆怅,因为我现在的处境与陆游《赋梅》中的有妇之夫最为相似。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人在旅途中,看到舟上的风篷已干,春寒渐消,便想解衣宽袍。船行百里后,来到吴越之地,天气温暖,暖意袭人的春风使江南的梅花也开放了。然而,此时又见黄莺在树上啼叫,却依然涩声难听;禁勒下的桃花还未完全凋残,但已经谢尽了花事。最后诗人以陆游《赋梅》中的“单栖最惆怅”为比,慨叹自己虽身处春天的江南,却仍如独守空房的有妇之夫一样,不能自由地生活、快乐地享受大自然赋予的美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