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林卧昼偏长,畏暑都无却暑方。
老去参军多吻渴,朅来禅伯与心凉。
泉分晓甔和云送,茗裹春旗待月尝。
今日因师聊破戒,松风手泻一瓯汤。
夏日巨公以白沙泉龙井雨前茶为贶赋诗以谢
【注释】
悠悠:悠闲自得的样子。林卧:在树林中安卧,形容闲适自在。
畏暑:害怕炎热。都无却暑方:没有避暑的好方法。都无,没有。却暑方,避暑的方法。
老去参军多吻渴:年老的参军们常常因口渴而难以承受。老去,指年纪已大。参军,指军队里的下级军官。吻渴,嘴唇干裂。
朅来禅伯与心凉:忽然之间来到寺庙里,心情顿时清凉下来。朅来,突然来到。禅伯,佛教僧人。与心凉,指心境变得宁静。
泉分晓甔和云送,茗裹春旗待月尝:清晨时分,泉水与云雾交融,茶香四溢;茶水如同春天的旗帜,随着月亮的升起而品尝。
今日因师聊破戒:今天因为有师父的教导而稍微放纵自己,喝了一杯茶。因师,依靠老师或师父。聊破戒,稍微违反了规矩。
松风手泻一瓯汤:用松树枝条做成的手勺舀了一壶茶水,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恩赐。松风,松树枝条。手泻,用手舀取。瓯,古代的茶器名。
【译文】
在树荫下悠然自得地度过白天,害怕酷暑但无法找到合适的避暑方法。年迈的军人常常因为口渴而难以忍受,忽然间来到寺庙里,心情顿时变得宁静。清晨时分,泉水与云雾交融,茶香四溢;茶水如同春天的旗帜,随着月亮的升起而品尝。今天因为有师父的教导而稍微放纵自己,用了一杯茶水,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恩赐。用松树枝条做成的手勺舀了一壶茶水,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恩赐。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炎热的感受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首句“悠悠林卧昼偏长”描绘了作者在树林中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表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满足。第二句“畏暑都无却暑方”进一步表达了对炎热的无奈,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凉爽环境的向往。第三四句则是通过对比年迈军人与突然来到寺庙的心境转变,突出了自然环境带来的内心平静感。最后两句则以自然景观和喝茶的行为结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生活平淡美好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