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结隐八年馀,又向东城赋卜居。
颇爱平桥通小市,也多乔木映清渠。
杜陵突兀见此屋,韩子辛勤始有庐。
笑我天慵俱未遂,不妨随地狎耕渔。

【注释】

南湖:即南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面。隐:隐居。东城:指杭州城东的东门。卜居:选择居住的地方。颇爱:很喜爱。平桥:小桥,连接市井的桥梁。乔木:高大树木。清渠:清澈的水渠。杜陵:杜甫故里,在今陕西省长安县。突兀:高耸突出的样子。韩子:指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自称“老不遇时”、“无以报国”而自号“退之”。有庐:建有房屋。天慵:指懒散。狎耕渔:随意耕种捕鱼。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诗人因政治上失意,心情抑郁,于是到西湖边定居下来,筑庐隐居。诗中写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追求和感受,以及他对隐居生活的种种设想。

首联:“南湖结隐八年馀,又向东城赋卜居。”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浙江南面的湖边结下隐居的生活,又向东城选了一个地方来安顿新居。这里,诗人用“结隐”来形容自己的心情,表达了诗人想远离世俗喧嚣,过一种隐居的生活的愿望。“八年馀”,说明诗人在南湖隐居了很长时间。

颔联:“颇爱平桥通小市,也多乔木映清渠。”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非常喜欢那些小桥通向的市场,也喜欢那些高大的树影映照着清亮的水渠。这里,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对小市场的喜爱和对清澈水渠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这两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与外界的联系逐渐减少,更加接近自然的宁静和美好。

颈联:“杜陵突兀见此屋,韩子辛勤始有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杜陵的地势非常险峻,但诗人却能够看到这样的一座小屋;韩愈虽然辛苦,但也终于有了自己的住所。这里,诗人通过对比杜陵和韩愈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勤奋努力的精神的赞美。同时,这两句诗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看法,认为只有通过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尾联:“笑我天慵俱未遂,不妨随地狎耕渔。”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嘲笑我天性懒惰,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不过,我仍然可以随意耕种和捕鱼,享受自然的美好。这里,诗人用一种轻松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快乐。同时,这两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淡泊和超脱,以及对自然的追求和热爱。

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和表达,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对社会的独特看法和理解,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理想和现实的反思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