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过马塍庙,背湖西复西。
天清山色近,晓冷叶声齐。
秋水苕川似,荒烟菌阁迷。
幽偏诗易得,不尽古今题。
【注释】:
九月三日晓行西马塍作:九月三日,指农历八月十五。行,行走,步行。西马塍:地名,位于今江苏无锡市惠山区。西马塍庙:指马塍庙。在马塍东面,相传是三国时吴国大将黄盖的祠堂。
背湖西复西:背靠着湖水,往西又往西。
天清山色近:天空晴朗,远处的山色显得清晰。
晓冷叶声齐:早晨的寒风吹过树叶发出的声音很整齐。
秋水苕川似:秋天的水像苕(tiáo)溪一样。苕溪即苕溪河,又名苕水,流经无锡市。
荒烟菌阁迷:荒芜了的烟雾笼罩着菌草亭子,使人难以辨认。
幽偏诗易得:偏僻幽静的地方容易写出好诗来。
不尽古今题:写不完从古到今的题目。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九月三日黎明,作者在无锡的马塍游览,看到湖光山色后所作的诗。此诗描绘了诗人清晨游历马塍时所见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全诗意境开阔、清新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首句“九月三日晓行西马塍作”,点明时间、地点、人物及所做之事——作诗。九月三日为秋季,天气渐凉,但此时正是中秋佳节,人们赏月、观潮等习俗盛行,因此游人如织,热闹非凡。而诗人选择在这个时节出游,也正体现出其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次句“行过马塍庙,背湖西复西”,描述了诗人在马塍游玩时所经过的场景。马塍庙位于马塍东面,相传是三国时期吴将黄盖的祠堂。诗人在这里行走,背对着湖边,向西边走,描绘出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
第三句“天清山色近”,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眼前的美景。在晴朗的天空下,远方的山色变得清晰可见,仿佛近在咫尺。这一细节描写,既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敏锐观察力,也展示了他善于捕捉美景的特点。
接下来的第四句“晓冷叶声齐”,则进一步丰富了整首诗的氛围。清晨的寒风吹过树叶发出的声音整齐划一,宛如一支美妙的乐章。这种声音给人带来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绿意盎然的森林之中。
最后两句“秋水苕川似,荒烟菌阁迷”与开头两句形成呼应。诗人用“秋水苕川似”来形容湖水清澈如苕溪,而“荒烟菌阁迷”则形容周围的环境荒凉而迷离。这样的对比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具有层次感和深度。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马塍游览时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