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夏育英才,提倡多士向风,家有塾,党有庠,勤学端推韩吏部;
炎方施教泽,追念我公遗爱,通经术,知时事,建祠当继阮仪徵。
诗句释义及赏析:
- 广夏育英才,提倡多士向风,家有塾,党有庠,勤学端推韩吏部;
- 释义:在广阔的夏季培育英才,提倡众多学者向善。家中有书房,党内有学校,勤奋学习的人可以效仿古代贤人韩愈。
- 译文:在炎热的夏天培养人才,提倡众多学者向善。家中有书房,党内有学校,勤奋学习的人可以效仿古代贤人韩愈。(此处为直接对仗,“广夏”“家有”与“炎方”“党有”相对应,均指地点和组织;“育英才”与“施教泽”相对应,表示培养和传授;“提倡多士向风”与“追念我公遗爱”相对应,前者强调鼓励,后者强调怀念)
- 炎方施教泽,追念我公遗爱,通经术,知时事,建祠当继阮仪徵;
- 释义:在炎热的地方传播教化恩泽,缅怀先公遗留下来的恩德和教导。精通经典、知晓时事的人应当效仿阮瑀(字元瑜,东晋文学家,书法家),为纪念他而建立祠堂。
- 译文:在炎热的地方传播教化恩泽,缅怀先公遗留下来的恩德和教导。精通经典、知晓时事的人应当效仿阮瑀(字元瑜,东晋文学家,书法家),为纪念他而建立祠堂。(此处为直接对仗,“炎方”与“通经术”,“追念我公遗爱”与“建祠当继阮仪徽”分别对应,都表达了某种行为或状态的延续)
注释:
- 广夏育英才:指在广阔的夏天中培育有才能的人。
- 家有塾,党有庠:指每个家庭都有书房,每个党的机构都有学校。
- 勤学端推韩吏部:强调勤奋学习,可以效仿古代贤人韩愈。
- 炎方施教泽:指在炎热的地方进行教化。
- 我公遗爱:指怀念先人的恩德。
- 通经术,知时事:指精通经书、懂得时务。
- 建祠当继阮仪徵:指建立祠堂应该像阮瑀那样效仿。
- 阮瑀:字元瑜,东晋文学家、书法家,被广泛认为是建安七子之一。
- 阮仪徵:这里指的是阮瑀。
赏析:
此联是两首诗的开头部分,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教育和传承的重视。”广夏育英才”和”炎方施教泽”都突出了教育的重要性,前者强调在夏天这样炎热的季节也能孕育出英才,后者则强调即使在炎热的环境中也能进行教化。”家有塾,党有庠”和”通经术,知时事”进一步描述了教育的具体实施和目标,即在家中设立书房供学习之用,以及精通经典和时事。这种教育理念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体现了对知识传承和社会发展的高度重视。整体来看,这联展现了一种追求知识和智慧,重视传统和文化的教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