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下庭柯,拂拭惊衣薄。
灯昏影倍亲,窗虚月易落。
飞梦逐文鸳,清声拟鸣鹤。
知从故里来,无书慰寥廓。
注释:
白露时节,庭院中的树木被霜露打湿了,树叶上沾着晶莹的白露。微风吹拂着衣服,让人感到有些薄凉。我打开灯,灯光昏暗,影子加倍地显得亲近人。窗户虚掩,月儿容易落下。梦中追逐文鸳,声音清亮如鹤鸣。知道是从故乡来,没有书信安慰寂寞空虚。
赏析:
《闻雁》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五言古诗。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听到大雁北飞时所触发的一系列联想和感慨,表达了他因远离家乡而产生的思念之情。
首句“白露下庭柯,拂拭惊衣薄”描绘了一幅秋日景象,白露时节,庭院里的树木被霜露打湿了,树叶上沾着晶莹的白露。微风吹拂着衣服,让人感到有些薄凉。这里的“白露”和“庭柯”分别指秋季的露水和院中生长的树木。
次句“灯昏影倍亲,窗虚月易落”承接上句,描述了室内的环境。灯光昏暗,影子加倍地显得亲近;由于窗户虚掩,月亮容易落下。这里的“灯昏”和“窗虚”描绘了室内光线不足、窗户敞开的景象。
第三句“飞梦逐文鸳,清声拟鸣鹤”转入对梦境的描绘。梦中追逐着文鸳(即文天祥),声音清亮如同鸣鹤。这里的“文鸳”指的是南宋名臣文天祥,而“鸣鹤”则是指传说中的仙鹤,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格或美好的名声。
尾联“知从故里来,无书慰寥廓”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既然知道自己从故乡归来,那么就没有书信能安慰内心的空虚寂寞。这里的“故里”指代自己的故乡,而“慰寥廓”则意味着慰藉心中的空虚与寂寞。
整首诗通过描写白露时节的景象、室内环境以及梦境中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亲人的牵挂之情。同时,诗中的关键词“白露”、“庭柯”、“灯昏”、“窗虚”、“飞梦”、“文鸳”、“鸣鹤”等都富有诗意,使得整首诗更加优美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