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丰屡慰老来心,木榻空堂枕素琴。
远害见人低白首,甘贫抵死贱黄金。
濯缨欲寄沧浪水,抱膝休赓梁甫吟。
多难不堪频北望,飞蝗接翅渡淮阴。

闻蝗

年丰屡慰老来心,木榻空堂枕素琴。

远害见人低白首,甘贫抵死贱黄金。

濯缨欲寄沧浪水,抱膝休赓梁甫吟。

多难不堪频北望,飞蝗接翅渡淮阴。

注释:

  1. 年丰屡慰老来心,木榻空堂枕素琴。
  • “年丰”指的是丰收的年份,粮食充足,使得人们感到满足和安心。“屡慰”表示多次安慰。“老来心”指老年人的心。
  1. 远害见人低白首,甘贫抵死贱黄金。
  • “远害”是指远离灾难。“见人”在这里可能是对他人的一种比喻,表示看到他人的遭遇。“低白首”形容年纪已大,白发苍苍。“甘贫”表示愿意忍受贫穷。“抵死”是说宁愿死去也不愿意。“贱黄金”表示轻视金钱。
  1. 濯缨欲寄沧浪水,抱膝休赓梁甫吟。
  • “濯缨”是指洗涤帽子上的缨穗,这里可能是用来比喻清高的志向或行为。“寄沧浪水”意味着将这种志向寄托于沧浪之水,表示希望它能够像水一样流动和传播。“抱膝”指的是抱着膝盖,可能是一种坐姿或姿势。“休赓”是停止的意思,可能是说不再继续某种行为或活动。“梁甫吟”可能是指一种特定的诗歌形式或风格。
  1. 多难不堪频北望,飞蝗接翅渡淮阴。
  • “多难”表示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不堪”表示无法承受或者难以忍受。“频北望”表示频繁地向北望去,可能是在期待或关注北方的情况。“飞蝗接翅渡淮阴”中的“飞蝗”可能是指大量的蝗虫,而“接翅渡淮阴”则描述了它们如何跨越淮河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丰收年景的喜悦以及对贫困生活的无奈。通过描述丰收年月的安宁、对他人遭遇的同情以及自己宁愿贫穷也不贪恋财富的态度,展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淡泊名利的精神风貌。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注,以及对战争和灾害的恐惧和忧虑。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沉,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