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小子一生知己,上伸肺石,下顾盟车,略迹只原情,身命备承恩再造;
迟阿母七日捐尘,内痛杖桐,外伤梁木,诣灵悲待后,心丧遗憾服三年。
【注释】
是小子:我,郭嵩焘(1813-1878),字寿屏,号筠仙,湖南湘阴人,晚清大臣,洋务派重要代表人物,曾任两广总督、工部尚书等职。
上伸肺石: 向上申诉肺病。
下顾盟车: 向下关照结盟的朋友。
略迹只原情: 忽略小失大,只考虑真情实义。
身命备承恩再造: 身体和生命都承受了国家的恩惠。
捐尘: 指死。捐,放弃;尘,尘世。
内痛杖桐: 内心痛苦到连桐木都打烂的程度。内痛,心里痛苦。
梁木: 比喻身体。
诣灵: 到坟墓祭拜。
心丧遗憾服三年: 因失去亲人而悲痛欲绝,服丧三年。
【赏析】
这首诗是挽联,由郭嵩焘的好友王拯所写。诗中的死者就是郭嵩焘的老师曾国藩。
全诗共四句,每句话都紧扣一个“情”字。首句是“情”字之本:“知己”,即知遇,感激之意;“肺石”、“盟车”,都是古人对老师的一种尊称,意即“肺腑之石”、“生死同盟”;次句是“情”字之要:“原情”,“重情”。三句是“情”字之终:“遗恨”。末句是“情”字之续:“服”。
整首诗从“情”字入手,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将郭嵩焘对老师曾国藩的深情厚谊表达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