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渡河战,夺纛马上舞。
袖图示魏公,八日寇为虏。
红罗粲绣字,背嵬疾扬弩。
吾观太尉才,随地皆媚妩。
幞头读何书,两河檄如雨。
谁令风波亭,易我黄龙府。
千秋种族光,逡巡又愁侮。
翠微月犹明,征衣几尘土。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新乡渡河战,夺纛马上舞。
    注释: “新乡”可能指的是岳飞的家乡,河南新乡;“渡河战”指的是在黄河渡口进行的战斗;“夺纛马上舞”形容岳飞英勇无畏,战斗时挥舞着大旗指挥作战。

  2. 袖图示魏公,八日寇为虏。
    注释: “袖图示魏公”中的“魏公”指魏国公张俊,是当时南宋军队的统帅;“八日寇为虏”意味着敌军被迅速击败,宋朝军队取得了胜利。

  3. 红罗粲绣字,背嵬疾扬弩。
    注释: “红罗”指的是红色丝绸制成的盔甲;“粲绣字”表示盔甲上的装饰图案精美;“背嵬疾扬弩”描述的是士兵们在战斗中奋勇向前,快速射击敌人的勇猛姿态。

  4. 吾观太尉才,随地皆媚妩。
    注释: “太尉”是古代对高级官员的尊称;“媚妩”意为温顺、和善,这里形容了岳飞在战场上的英姿飒爽,同时又不失温和。

  5. 幞头读何书,两河檄如雨。
    注释: “幞头”是一种头巾,宋代官员常用的一种头饰;“读何书”可能是指阅读公文或书籍;“两河”指黄河以北地区,即北宋和金国之间的地区;“檄”是一种官方文书,用于传达命令或警告。

  6. 谁令风波亭,易我黄龙府。
    注释: “风波亭”是岳飞被陷害并杀害的地方;“黄龙府”是岳飞曾经担任过的官职所在地,后来成为抗金的象征。

  7. 千秋种族光,逡巡又愁侮。
    注释: “千秋种族光”指的是岳飞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的伟大贡献将会永远被铭记;“逡巡又愁侮”则表达了人们对岳飞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担心他的名声被后人遗忘或受到诋毁。

  8. 翠微月犹明,征衣几尘土。
    注释: “翠微”可能指的是山色或月光下的青翠景色;“征衣”指战士们的衣服,上面沾满了灰尘;这句话描绘了一幅战争结束后的场景,战士们疲惫不堪但仍坚守岗位,展现了他们的忠诚和勇气。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岳飞将军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和爱国精神。诗中既有对岳飞英勇战斗的赞美,也有对他不幸遭遇的哀叹。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同时,通过对岳飞的描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民族危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