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今年多雨风,三月将尽春始浓。
柔桑婉娈被原隰,溪水如油宜短篷。
车人怪我蹑吴越,问讯梵会疑相从。
馀杭故是山水窟,沃土倍功繇力作。
郑渠翟陂久不修,北国硗旱谁当尤。
会稽竹箭今尚遒,慎勿佞祷教民偷。

【注释】

江山:指浙江一带的山水。今:现在。柔桑:柔嫩的桑叶。婉娈:柔美的样子。被:覆盖。原隰:低湿的地方。短篷:小船。车人:驾车的人。吴越:今江苏、浙江一带。沃土:肥沃的土地。繇力作:努力耕作。郑渠:郑国开凿的运河,在河南中部。翟陂:战国时魏国所开凿的引水灌溉渠道,在今河北任丘附近。硗(qiāo)旱:土壤贫瘠干旱。谁当尤:有谁应当负责呢?会稽(kuài ji竹箭:即毛竹。郑国渠、会稽竹箭都是有名的水利工程,但都因年久失修而荒废了。“尚”是还的意思。佞祷:奸佞之人祈祷。教民偷:欺骗老百姓。

译文:

今年江南多雨风,三月已过春意浓。

柔嫩的桑叶覆盖原隰,溪水如油适合小船。

驾车人惊讶我穿行吴越,问我是否问讯梵会相从。

余杭原来是山水胜地,肥沃之地加倍努力耕作。

郑国渠、翟陂多年未修整,北国的土壤贫瘠干旱谁应该负责?

会稽的毛竹箭还在生长旺盛,千万不要奸佞之人祷告欺骗百姓。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借咏史抒情,表达了对当时水利事业荒废和人民生活困苦的深切忧虑。首二写景,点明时节。三四写舟中所见,以“柔桑”、“溪水”,暗示出江南地区物产富庶,气候温暖湿润。五六两句写船行至会稽一带。会稽,春秋时为越国之地,这里用会稽来泛指江南,暗寓着历史沧桑之感。七八句写自己感慨于吴越之间,又想到北国土地干旱。九句承上启下,由吴越联想到郑国渠、翟陂等水利工程,又联系到会稽一带的自然风光,从而表达出对当时水利事业荒废和人民生活困苦的深切忧虑之情。全诗语言凝炼,层次井然,意境开阔而含蓄深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