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峰临烟霞,胜与石屋双。
不知珊瑚枝,何意亲僧窗。
垂垂十年别,洞口今再逢。
我鬓已辞玄,心犹思吸江。

【注释】

南峰:指浙江天台山南面的最高峰。烟霞:山间云雾与彩霞交映。石屋:指天台山中岩石上建的寺庙。双:指并列。珊瑚枝:指山中奇花异木。亲僧窗:在寺庙里,僧人为观赏风景而开的小窗。垂垂:时间过得很快的样子。玄:黑色,这里指白发。心犹思吸江:心中仍然想着杭州的西湖。

【赏析】

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冬。诗人自注云:“余自杭移闽,过天台山,访故人李伯时,因游超山西泠烟霞洞灵峰。以中有万斛江南愁,为韵。”诗中写诗人重游天台山的情景,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他内心的愁苦之情。

首联起句写“南峰临烟霞”,是说天台山最高处的南峰,正对着如烟似霞的景色。次句说“胜与石屋双”是说天台山中的石屋寺,与山峰并立,相得益彰。“石屋”即佛龛,指佛教建筑;“胜”是美好的意思。三、四句写“珊瑚枝”,是写天台山上的一种奇花异木,其色彩鲜艳,形态奇特,引人入胜。“何意亲僧窗?”是说这种花木生长在寺庙旁边,与和尚们亲近,好像在向和尚们招手一样。五、六句写“垂垂十年别”,是说自从离开天台山以来,已经过去了许多年的时间,如今又重新来到这里。“洞口今再逢”是指诗人再次来到天台山时,发现洞口已经变得有些荒凉了。最后两句写“我鬓已辞玄”,是说自己的头发都已经白了;“心犹思吸江”,是说尽管自己已经老了,但内心仍然思念着杭州的西湖。这里的“吸江”是借指对故乡的回忆。

全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天台山的自然风光,表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同时,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