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老客江表,乞食常自悲。
及觏素心人,不悲聊在兹。
君年虽知命,不改鸾鹤姿。
万象备莹澈,天机罔所遗。
近来句愈妙,跛牂安可追。
前岁属短序,望风成迟迟。
即论双鬓霜,于我亦早衰。
蹉跎三十年,未尽惭相知。
何须指白首,金石以为期。

【注释】

将老客江表:在南方作客。

乞食常自悲:常常为求食而感到悲哀。

及觏素心人,不悲聊在兹:遇到了一个真心相待的朋友,心中不再感到悲哀,聊以自慰。

君年虽知命,不改鸾鹤姿:你的年纪虽然知道了天命,但你仍然保持着像鸾鸟和仙鹤一样的精神风貌。

万象备莹澈,天机罔所遗:万物的运行都那么清晰明了,天地间的玄机也没有被忽视。

近来句愈妙,跛牂安可追:近来你的句子越来越巧妙了,跛牂怎么能比得上呢!

前岁属短序,望风成迟迟:去年写的序言很短,但是一听到风吹过的声音就迟迟不写。

即论双鬓霜,于我亦早衰:如果谈到自己双鬓已白,那也说明我早已年迈了。

蹉跎三十年,未尽惭相知:已经蹉跎了三十个年头,但我并没有因此而对您感到惭愧。

何须指白首,金石以为期:何必一定要等到头发变白的时候呢?我们可以以金石作为我们友谊的见证。

【赏析】

此诗是作者赠别朋友的赠诗之一。“赠众异 其一”题下原注:“时王逸少(献之)与谢太傅(羲之)共登冶城,顾谓左右曰:”可暂往观之不?’”(见《世说新语·任诞》)。据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王献之曾因字画有误,向谢安索还,谢安笑而不答,王献之只好把错笔涂掉,再呈给谢安看,并说:“可更求一家。”谢安大笑。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景中产生的。全诗四十六句,每句五言,押韵,用韵很工巧,平仄也很和谐。

第一联“将老客江表,乞食常自悲。”是说自己在江南做客,经常为求食而感到悲哀。诗人从“将老”,也就是将要老了的角度出发,写出了他漂泊无定,寄人篱下的身世之感。

第二联“及觏素心人,不悲聊在兹。”是说遇到了一个真心相待的朋友,心中不再感到悲哀,聊以自慰。诗人从“及遘”的角度出发,写出了他的人生态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第三联“君年虽知命,不改鸾鹤姿。”意思是你的年纪虽然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但是你仍保持着像鸾鸟和仙鹤一样的精神风貌。这两句是说尽管岁月流逝,但人的志气节操却不会改变,表现出诗人的豪情壮志和高远的人格追求。

第四联“万象备莹澈,天机罔所遗。”意思是万物的运行都那么清晰明了,天地间的玄机也没有被忽视。这一句是说诗人对于自然现象的观察非常精细,能够发现其中的规律和道理。

第五联“近来句愈妙,跛牂安可追。”意思是近来你的句子越来越巧妙了,跛牂怎么能比得上呢!这句是赞扬对方的文章水平越来越高,已经无法追赶了。这两句是说诗人对于自己的文章和对方的文章进行比较,表达了对对方才能的赞赏之情。

第六联“前岁属短序,望风成迟迟。”意思是去年写的序言很短,但是一听到风吹过的声音就迟迟不写。这句是说诗人对于写作的态度非常谨慎,不会轻易地发表意见或作品。这两句是说诗人对于写作的态度非常认真和严谨,不会轻率地对待自己的作品。

第七联“即论双鬓霜,于我亦早衰。”意思是如果谈到自己双鬓已白,那也说明我早已年迈了。这句是说自己的年龄已经到了可以谈论衰老的阶段。这两句是说诗人对于自己的年龄有着清醒的认识,知道自己已经老了,但也不觉得有什么可惜或遗憾。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态度和认识。

第八联“蹉跎三十年,未尽惭相知。”意思是已经蹉跎了三十个年头,但我并没有因此而对您感到惭愧。这句是说诗人对于自己的过去和现在的境遇有着清醒的认知和反思。这两句是说诗人对于自己的经历和现状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处境和命运的接受和坦然。

第九联“何须指白首,金石以为期。”意思是何必一定要等到头发变白的时候呢?我们可以以金石作为我们友谊的见证。这句是表达一种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执着。这两句是说诗人对于友情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承诺,希望能够长久地保持下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执着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情感和高尚品格的赞美,同时也展现了他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