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侯老画师,顿顿俭齑粥。
夙闻梅格好,乃复擅风竹。
师曾亡已久,真赏混珠蓿。
吾诗何足重,末技恨画肉。

汪侯老画师,顿顿俭齑粥。

夙闻梅格好,乃复擅风竹。

师曾亡已久,真赏混珠蓿。

吾诗何足重,末技恨画肉。

注释:

  1. 蔼士乞题所画竹诗久不就:蔼士向画家索要一首诗来赞美他的画作,但画家一直未能完成。

  2. 晨起读坡诗忽有所感因和其题:清晨起床后,诗人读了苏轼的诗而有所感触,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回应画家的题画诗。

  3. 与可竹石韵三首:这里指的是苏轼的《与可竹石三首》,这是一组以竹、石为主题的诗歌,共三首。

  4. 其三:这是第三首,也是本诗的题目。

  5. 汪侯老画师:汪侯是画家的名字,他是一位资深的老画师。

  6. 顿顿俭齑粥:顿顿都吃简朴的食物,如腌菜粥。

  7. 夙闻梅格好:很早就听说梅花的品格很好。

  8. 乃复擅风竹:竟然擅长画风竹(即竹子)。

  9. 师曾亡已久:这位老师已经去世已经很久了。

  10. 真赏混珠蓿:真正的欣赏者就像珍珠一样稀少。

  11. 吾诗何足重:我的诗有什么价值呢?

  12. 末技恨画肉:绘画技艺不过是末节,遗憾的是画得再好也像肉一样有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画家汪侯的赞赏之词。首先,诗人称赞汪侯是“老画师”,顿顿都吃简朴的食物,如腌菜粥。然后,诗人提到自己很早以前就听说过梅花的品格很好,但是汪侯竟然擅长画风竹,让人感到惊讶。接着,诗人感慨这位老师已经去世很久了,真正的欣赏者就像珍珠一样稀少。最后,诗人感叹自己的诗有什么价值呢?绘画技艺不过是末节,遗憾的是画得再好也像肉一样有形。整首诗通过赞美汪侯的艺术成就,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