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森千亩竹,凛凛一代人。
风霜无情物,犹避不坏身。
哀哉疾走儿,恣臆为纤新。
岂知独立意,善画固为神。
【注释】
蔼士:人名。
竹诗:即《题于忠介画竹》一诗。
与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竹石:苏轼《题王晋卿家竹石后》诗有“竹石虽瘦劲”句,故以之指咏竹。
【赏析】
本诗作于熙宁八年(西元一〇七五年),时作者任徐州太守。此诗前半首赞美竹子的挺拔刚劲,后半首则抒发对世俗名利之徒的鄙视和愤慨之情。
首联写竹子的挺拔,“森森千亩竹,凛凛一代人”。诗人在欣赏竹的美时不禁想起了历史上的一些人物。他赞赏他们的正直、坚贞的品质。“风霜无情物”,意思是风霜这些自然现象对于万物都是无情的、冷酷的,但对于竹子却是有情意的,它们能够避过寒风冷霜,保持自己的身骨不坏。这一联是说竹子不畏风雨,不怕严寒,傲视群芳,具有坚强的生命力。
颔联“哀哉疾走儿,恣臆为纤新”。这两句是对世俗之人的讽刺。这里所说的“疾走儿”指的是那些趋炎附势、追逐名利、争权夺利的人,他们不顾自己的实际能力,一味追求新异、新奇的事物。诗人用“疾走儿”这个词语形容这些人,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对他们的厌恶和鄙视之情。
颈联“岂知独立意,善画固为神”。这是作者对世俗之人的进一步讽刺。这里所说的“独”是指“孤独”、“独立”的意思。诗人认为,这些追逐名利、争权夺利的人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独立自主,而只是表面上装出一副独立的样子罢了。同时,他还指出,真正擅长绘画的人应该是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美的人,而不仅仅是追求新奇的人。这两句是对世俗之人的批判和指责。
尾联“岂知独立意,善画固为神”。最后这一句是全诗的重点,也是作者的感慨所在。他感叹世俗之人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独立自主,而只是表面上装出一副独立的样子罢了。同时,他还指出,真正擅长绘画的人应该是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美的人,而不仅仅是追求新奇的人。这两句是对世俗之人的批判和指责。
整首诗语言简炼、含义深刻,通过对竹子的形象描绘和对世俗之人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