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士例悯秋,况乃哭逝者。
识君十五年,换此泪盈把。
君才殊坦荡,好客出儒雅。
曩同官邮厅,爱我诗自写。
国迁官亦黜,老屋守片瓦。
至人无怨恩,居易何取舍。
十年风月场,靡役不挥洒。
酬君九州名,媵以小史奼。
去年生恚嗔,不自緤意马。
固疑性反常,实兆心疾瘕。
遽云坐谤伤,恐非知言也。
及闻垂死语,圆脱信般若。

【注释】

  1. 幽士:隐士。悯(mǐn):同情或怜悯。2. 况:何况。3. 识(zhì):结识。4. 坦荡:心胸宽广。5. 儒雅:文化素养高的人。6. 邮厅:旧时官府的办公场所。7. 爱我诗:喜欢我的诗。自写:自己创作。8. 国迁官亦黜(chù):国家迁移,官员也被罢免。9. 老屋:指故宅。守片瓦:保护几块破瓦。10. 至人: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无怨恩:没有怨恨和恩惠。11. 居易:白居易。12. 靡役:没有劳动过。13. 挥洒:任意涂抹。14. 陪(péi)以小史奼(zhuó):我陪侍您。小史:古代掌管文书、典籍的小吏,也泛指文臣。奼(zhuā):美女。15. 恚(huì)嗔(chēn):发怒。16. 性反常:性情怪异反常。17. 心疾瘕(jiǎ):心脏有病。18. 坐谤伤:因此遭到诽谤。恐非知言也:这恐怕不是明智之言。19. 垂死语:临终时的话语。20. 圆脱信般若:圆满解脱,相信般若(梵文Prajna-paramita的音译)。21. 般若:佛教语,意为智慧。22. 主客:主人和客人。这里指诗人和瘿公。23. 緤(xiàn):束缚。24. 十年:十年之间。风月场:歌舞娱乐场所。25. 酬(chóu)九州名:酬答天下的名声。26. 媵(yìng):赠送。小史奼(zhuā):送给我一个名叫小史的美女。27. 去年生恚(huì)嗔(chēn):去年生起愤怒和不满。28. 固疑:本来怀疑。性反常:本性怪异不端。29. 实兆:确实预示着。心疾瘕(jiǎ):心脏疾病。30. 遽(jù):突然。31. 坐谤伤:因此而受到诽谤伤害。32. 知言:明智的话。33. 垂死语:临终时的言语。34. 圆脱信般若:圆满地解脱,相信般若。
    【赏析】
    《哭瘿公》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作。作者在诗中回忆了与瘿公交往的往事,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惋惜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体现了白居易的诗歌艺术风格。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幽士例悯秋,况乃哭逝者”是对瘿公生前的描写。瘿公是一位隐士,他对于秋天的到来感到怜悯,更因为自己的死亡而感到悲伤。这里的“悯秋”和“哭逝者”都表达了瘿公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生命的珍惜。
    接下来的两句“识君十五年,换此泪盈把”则是对瘿公性格和为人的描绘。瘿公与白居易相识已有十五年,他们之间的友情深厚。然而,瘿公的去世让白居易感到悲伤和无奈,泪水不禁盈满双手。这里的“识君”和“换此泪盈把”都表达了白居易对瘿公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接下来的句子“君才殊坦荡,好客出儒雅”进一步描绘了瘿公的性格特点。瘿公的才能非常出众,心胸宽广豁达;他喜欢结交朋友,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这里的“殊坦荡”和“出儒雅”都展现了瘿公的独特魅力。
    诗人转向对瘿公生前生活的回忆:“曩同官邮厅,爱我诗自写。”这句话回忆了两人曾经共同工作的场景,瘿公非常喜欢自己的诗,常常亲自创作并加以赞美。这里的“同官”和“爱我诗自写”都表明了瘿公对白居易诗歌的喜爱和认可。
    诗人描述了瘿公的生活境遇:“国迁官亦黜,老屋守片瓦。”瘿公因为国家的迁移而被罢免官职,但他依然坚守着那片破旧的老屋,守护着自己的家园。这里的“国迁官亦黜”和“老屋守片瓦”都展现了瘿公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诗人转向对未来命运的担忧:“及闻垂死语,圆脱信般若。”当听到瘿公临终前的话语时,白居易深感安慰,他相信般若的智慧能够圆满地解脱一切烦恼。这里的“垂死语”和“圆脱信般若”都表达了诗人对瘿公未来命运的祝愿和祝福。
    诗人以感慨和思念作为结尾:“及闻垂死语,圆脱信般若。”这句话再次强调了诗人对瘿公的怀念和惋惜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般若智慧的信仰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回忆与瘿公的交往以及瘿公的生平事迹,展现了两位好友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相互理解。诗人在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和惋惜的同时,也传递了对般若智慧的信仰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