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曾垂死示我诗,反覆称君画梅好。
箑长以尺字如栗,犹有幽香射晴昊。
去年见君鬓毵毵,相逢仍在南枝南。
心知此士冰雪骨,岂止花光同一龛。
诗句释义:
- 师曾垂死示我诗,反覆称君画梅好。——师曾临终时给我一首诗,反复称赞你的梅花画得好。
注释:师曾(1752-1803),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子真,号秋田,江苏江都人。他是一位著名的画家,尤其擅长梅花画,与扬州八怪齐名。这首诗是师曾对汪蔼士的赞美之词,表达了他对汪蔼士画梅花技艺的高度评价。
- 箑长以尺字如栗,犹有幽香射晴昊。——画中的梅花枝条长而直,如同栗木一样坚硬,仍然散发出幽雅的香气,直冲云霄。
注释:箑(fù),一种古代绘画工具,用于勾勒线条。尺(chǐ),长度单位,一尺等于十寸。这里的“尺字如栗”形容梅花枝条的坚韧。
- 去年见君鬓毵毵(sān sān),相逢仍在南枝南。——去年看到你的头发已经花白了,但见到你时,你还是像春天的南枝一样生机勃勃。
注释:毵毵(sān sān),花白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头发花白。
- 心知此士冰雪骨,岂止花光同一龛(kān)。——我知道这个士人就像冰雪一样清纯,他的艺术才华甚至超越了画中梅花的光芒,进入了更高的境界。
注释:冰雪骨,形容人的品格高洁。
赏析:
这首诗是汪蔼士在得到师曾对他画梅花的评价后的自谦之作。诗中通过描绘梅花枝条的坚韧和花朵的芬芳,表达了他对梅花画技艺的赞美之情。接着,他又回忆起去年见到自己头发花白的情景,以及再次见到自己的欣喜之情。最后,他感慨地表达了对师曾高尚品格和卓越艺术才华的敬仰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体现了师曾对汪蔼士的关爱和支持,也展现了汪蔼士对梅花画艺术的追求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