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拙宦不自闲,发兴来看江南山。
帷车闭置负佳昼,忽有明月开我颜。
乱山齾齾围釜底,斗大孤城背山起。
城头冷吹濯新魄,荡曳春姿蘸寒水。
欲知今夕定何夕,飐暝疏灯星桥隔。
幽人笔砚待何年,属想云鬟愁脉脉。
陵隤谷陊岁不同,彭城终为天下冲。
郊原兵气近暂戢,但见野柳摇春风。
彭黄汴泗古如此,太息长洪笛声死。
飙轮携我不少留,独遣清辉送千里。

正月十五夜车过徐州见月

长安拙宦不自闲,发兴来看江南山。

帷车闭置负佳昼,忽有明月开我颜。

乱山齾齾围釜底,斗大孤城背山起。

城头冷吹濯新魄,荡曳春姿蘸寒水。

译文:

在长安做官不得志,没有闲暇,于是兴起,想要看看江南的山景。

将帷车关闭,独自欣赏这美好的时光,忽然看到明月照耀着我的脸庞。

乱山上云雾缭绕,就像围着锅底,只有一座孤城从背后矗立着。

月光洒在城墙上,清冷的气息冲洗干净了新的月亮,映照出春日的美丽。

不知道今夜是什么时候,只能借着朦胧的灯光看星星。

幽居的人等待的是何时到来?心中思念的是那如云的头发。

岁月流转,年年岁岁不同,彭城终于成为天下的重镇。

郊外原野上的兵气暂时收敛,但只看见柳枝随风摇曳着春天的气息。

彭州黄河、汴河、泗水一带如此古老,令人感叹长洪的笛声已经逝去。

疾风带走了我,却没有多停留,只是让清辉送我千里之外。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三载)正月十五日夜在徐州驿中所作。当时诗人因受“安史之乱”影响,仕途不顺,心情郁郁寡欢。他在诗中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首联点题,交代了时间与地点。正月十五为元宵之夜,诗人因事经过徐州,便停车观赏当地的景色。

颔联描写了诗人看到明月后的喜悦心情。诗人原本就心有所属之人,明月的出现使他倍感欣慰。

颈联写诗人在欣赏美景时的心情。虽然身在异乡,但仍能领略到家乡山水之美,内心无比喜悦。

尾联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他希望未来的生活能够像现在一样美好,充满生机与活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