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春逗寒雨,苦潦恨碍辙。
驱车展横舍,入户气已噎。
芷青竟长往,天道那可说。
平生冰雪姿,万汇供一挈。
吾生嗟望尘,载笔幸相结。
宁知牖下灯,尽汝升斗血。
聪明复何补,干莫实自折。
京尘十馀载,才命两磨涅。
年来托传经,学子仰绵蕝。
丹铅讵停晷,甄录署以瞥。
浮生本电谢,谶语叹隐切。
今春盛招邀,筵饯故屡设。
名园共修禊,江亭忆话别。
伤哉两短诗,生死笔永诀。
相看青鬓盈,系痛固所蔑。
匡床小握手,何意及危惙。
早知会面难,悔不罄唇舌。
翻疑身在梦,搴幌日未昳。
造物汝何仇,奄忽萎此哲。
颇闻梦琼瑰,毅豹理洞澈。
心光长烱烱,浩气百不灭。
所悲高堂亲,老泪溅清醊。
星奔有孤嫠,冯棺缺一诀。
为君勃馀哀,梁月照呜咽。
诗句与译文对照:
雨中视芷青殓归复为诗以哭之
“雨中”暗示了悲伤的氛围,而“视芷青殓归”则描绘了一幅哀悼的场景。诗人通过写作来表达对逝去之人的思念和悲伤。馀春逗寒雨,苦潦恨碍辙。
春天的细雨增添了几分哀伤,而道路被积水阻断象征着生活的艰难。这里的“苦潦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痛苦。驱车展横舍,入户气已噎。
驱车穿过积水,家中的空气似乎都被阻塞了一般。这形象地表达了环境的恶劣以及诗人心中的压抑感。芷青竟长往,天道那可说。
这里提到了“芷青”,可能是诗人怀念的人名,她最终离开了这个世界。同时,“天道”可能指的是自然规律或命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于无法改变命运的无奈。平生冰雪姿,万汇供一挈。
描述的是诗人对自己一生清高、纯洁的形象的回顾,如同冰雪一般纯净无瑕,而这样的品质也让他得以独立自主。吾生嗟望尘,载笔幸相结。
诗人感叹自己生不逢时,只能在尘土中仰望他人的成就。尽管有所遗憾,诗人仍感激能够通过写作与他人建立联系。宁知牖下灯,尽汝升斗血。
这里的“牖下灯”可能指的是书房中的灯光,而“升斗血”则形容了辛勤劳作的辛苦。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辛勤工作之人的同情和尊敬。聪明复何补,干莫实自折。
强调了智慧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而过度的聪明反而可能导致自我毁灭。京尘十馀载,才命两磨涅。
描述了诗人在政治斗争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同时也经历了才能与命运的考验。这里的“磨涅”意味着经历风雨后的磨砺和涅磐。年来托传经,学子仰绵蕝。
诗人通过传授知识来影响他人的生活,而学生们则仰望着他的智慧和教导。丹铅讵停晷,甄录署以瞥。
这里的“丹铅”可能指的是书写用的墨水,而“停晷”意味着时间的流逝。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以及对迅速消逝的时光的无奈。浮生本电谢,谶语叹隐切。
生命的短暂如同电光一闪而过,而谶语(预言)则揭示了生命的无常。这里的“叹隐切”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感悟。今春盛招邀,筵饯故屡设。
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季节,诗人因此被邀请参加宴会。这里的“筵饯”意味着宴会上的饯别仪式,诗人参与了多次的宴会来纪念这位逝去的朋友。名园共修禊,江亭忆话别。
在名园里举行的禊饮活动中,诗人与朋友共同回忆过去的时光并告别。这种聚会不仅是一种社交活动,也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一种缅怀。伤哉两短诗,生死笔永诀。
两位诗人的生命都如此短暂,他们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而现在却只能通过文字来永远告别。这里的“生死笔永诀”表达了诗人对两位诗人的深切怀念。相看青鬓盈,系痛固所蔑。
诗人看到对方的青丝渐白,心中不禁感到悲痛。这里的“系痛固所蔑”可能指的是悲痛之情难以言表,即使是白发也只能作为悲痛的象征。匡床小握手,何意及危惙。
诗人在狭小的床上与对方轻轻握手,但此刻却无法预料对方的命运。这里的“及危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对命运的无力感。早知会面难,悔不罄唇舌。
如果早些知道与朋友会面的不易,我就不会浪费那么多时间去争论和辩论了。这里的“罄唇舌”意味着浪费时间和精力去争辩无益的话题。翻疑身在梦,搴幌日未昳。
诗人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在梦中,因为太阳还没有完全升起。这里的“搴幌日未昳”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梦中醒来,发现太阳还未完全升起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现实的认识。造物汝何仇,奄忽萎此哲。
造物主为何对你有这样的仇恨,让你如此突然地凋零了?这里的“奄忽萎此哲”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脆弱和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造物主的不解和质疑。颇闻梦琼瑰,毅豹理洞澈。
我听说梦境中有着美丽的琼瑰和坚毅的豹子,这些形象代表着高尚的品质和力量。这里的“毅豹理洞澈”可能指的是这些梦境中的形象具有深刻的寓意和启示。心光长烱烱,浩气百不灭。
心灵的光辉始终明亮,其浩然正气永不熄灭。这里的“浩气百不灭”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精神品质的高度赞扬,认为这种精神品质是永恒的。所悲高堂亲,老泪溅清醊。
我深深为年迈的双亲感到悲戚,他们的眼泪洒落在清冷的水面上。这里的“老泪溅清醊”形象地描绘了老人因悲伤而流下的泪水,以及它们在清冷水面上溅起的景象。星奔有孤嫠,冯棺缺一诀。
星辰在夜空中奔驰,只有孤独的寡妇一人送别,她的棺材上缺少了一个诀别的机会。这里的“冯棺缺一诀”可能指的是寡妇独自一人完成葬礼仪式,没有亲友相伴。为君勃馀哀,梁月照呜咽。
为你哀悼之余,月亮照耀着呜咽之声。这里的“梁月”可能指的是古时的桥梁或者某种象征性的事物,而“呜咽”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之人的哀伤和不舍。
这首诗通过对季节变化、环境描写、人物关系以及哲理思考的刻画,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体上,它传达了一种对生命、友情和死亡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