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风郁馀悲,驱车过符离。
念昔张魏公,于兹偾其师。
二帅既不睦,北征空恣睢。
勿言僇曲端,心学终谁欺。
此事恐未了,苏翁言可思。
足知凶危器,不戢将自罹。
峥嵘一千载,陵谷逶且迤。
兵气近方沈,俯仰留嗟咨。

【注释】

符离:地名,在今安徽宿县西南。

驱车过符离:指作者自徐州北行时经过符离(古地)。

张魏公:指张方平。

偾其师:指北宋开宝二年(968),张方平率军攻取符离城,大败北汉刘继业部,收复失地。

二帅:指刘继业、王彦升。

戮曲端:即“戮曲端木”的省称,指王彦升。

苏翁:指苏轼。

凶危器:指危险的事物。

不戢将自罹:语出《左传》:“不戢将自焚”。

峥嵘:高峻的样子。

逶迤:曲折蜿蜒。

兵气近方沈,俯仰留嗟咨:意思是说:军队之气已渐渐平息,作者感慨之余不禁发出一声叹息。

【赏析】

此诗当作于诗人贬谪黄州时期。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对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两位开国皇帝的功业进行评价。

首联点明时间地点。晚风郁余悲,驱车过符离。“晚风郁余悲”,写自己心情之悲痛。“驱车过符离”,点明时间与地点。

颔联回忆往事,感叹张魏公北伐之功。念昔张魏公,于兹偾其师。作者追忆当年张方平率军攻取符离城,大败刘继业部,收复失地的壮举,深感张方平有“中兴名臣”之称。张魏公是北宋开国元勋,为官正直无私,深受人民爱戴。他一生勤政爱民,关心民生疾苦;他敢于同腐败势力斗争,坚决打击贪官污吏。他的政绩卓著,被后人誉为“中兴名臣”。然而,由于他得罪了奸臣贾似道,被诬陷为“欺君罔上”,最终被罢相贬谪至湖北。这使作者十分痛心。

颈联直抒胸臆,批评二帅不睦,导致北征无果。二帅既睦:北方平定后,两班大臣之间关系和谐,没有发生冲突,因此能够顺利北征。但北征却空恣睢,徒费兵力而一无所获。这里的“恣睢”是指放纵、肆意。作者认为两班大臣之间的和睦并不能保证军事行动的胜利。即使关系很好,但如果不能有效地指挥作战,也无法取得胜利。

尾联指出此事尚未结束,希望苏翁能有所思考。此事恐未了,苏翁言可思。这里所说的“此事”是指战争之事。作者认为这场战争还没有结束,希望苏轼能够对此有所思考。最后两句是作者对历史的看法。足知凶危器,不戢将自罹。峥嵘一千载,陵谷逶且迤。兵气近方沈,俯仰留嗟咨。意思是说:国家就像一把危险的武器,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自取灭亡。从古到今,国家的命运像高山一样起伏不定,战争之气已经渐渐平息,但人们仍不免感到忧虑和惋惜。

此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回顾历史,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