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灌东南,虎踞得建业。
我来及燹馀,望古意转怯。
下关当兵冲,颓壁尚巀嶪。
何人委坚城,狂竖资血喋。
遂令金粉地,宛转历浩劫。
市棚取小饮,暂慰行役乏。
居人念幕府,其气颇呿嗋。
滔滔视江波,焉能洗兵甲。
逝当随去鸥,浩荡谁可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下面是每句的注释和赏析:

诗句解读:

  1. 大江灌东南,虎踞得建业:描述了长江水向东流入大海,而南京(古称金陵或建业)则像一只虎一样占据着地势。这表达了诗人对南京地理位置的自豪感。
  2. 我来及燹馀,望古意转怯:我来到这座被战火破坏的古城,看到废墟,心中不禁生出一种怀旧之情,也感到些许的害怕。”燹”是古代火灾的代称,说明这里经历了一场大火。
  3. 下关当兵冲,颓壁尚巀嶪:下关是南京的一个重要关口,现在成为了战争的前线。尽管城墙已经破败不堪,仍然屹立不倒。
  4. 何人委坚城,狂竖资血喋:是谁把坚固的城池交给了敌人?那些狂妄自大的人却因此付出了血的代价。这里的”竖”可能是指那些叛乱的人。
  5. 遂令金粉地,宛转历浩劫:因为这样,这片土地变成了战争的场所,历经了无数的磨难。”金粉地”指的是曾经繁华的地方,现在却饱受战乱之苦。
  6. 市棚取小饮,暂慰行役乏:在市棚里找了个小地方喝了几杯酒,权当是暂时的安慰。”行役乏”指的是长途跋涉的辛劳。
  7. 居人念幕府,其气颇呿嗋:居民们想念着他们的长官,他们的气息中充满了忧虑和疲惫。
  8. 滔滔视江波,焉能洗兵甲:看着滚滚的江水,谁能洗净士兵们的铁甲?这里的江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无法带走战争中的创伤。
  9. 逝当随去鸥,浩荡谁可狎:逝去的时光就像飘飞的鸟,它浩荡无垠,我们又能与谁亲近呢?这里的”逝当”意味着时间正在消逝,”狎”意味着接近或接触。

译文:

大江奔流东注,金陵虎踞中原。
我至战后余烬,望古遗址心生畏惧。
下关为兵家必争之地,残垣仍在矗立。
为何有人将坚城拱手让人,叛贼肆虐血染疆场。
南京沦为金粉之地,历经浩劫沧桑。
市井间寻得一隅安身之所,暂且解忧疲于奔波。
百姓怀想故土长官,气息间流露出忧愁。
江水滔滔见证沧桑变迁,洗不去兵戈之痛。
岁月如逝水般飞逝,谁又能与之亲近交谈?

赏析:

李白的这首《下关》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南京下关的历史沧桑与战争的残酷。诗中通过“江灌东南”“虎踞得建业”等意象,展现了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辉煌;然而“望古意转怯”“狂竖资血喋”等句,又流露出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民族危亡的感慨。

诗中的“下关”既是地理名词,也暗喻了当时的战乱与不安。诗人以“颓壁尚巀嶪”形容下关的残破景象,同时也隐喻了国家破碎后的荒凉与衰败。而“江波”与“浩荡”形成对比,一方面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

全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回忆,也有对现实的忧虑;既有对国家的担忧,也有对百姓的同情。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历史的重量和人文的温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