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多豪士,慷慨能悲歌。
气质虽犷粗,其心要无它。
南人号柔媚,谗害伏姁姁。
噫嘻蜀道艰,何如江南路。

【注释】燕赵:指战国时赵国和燕国,这里泛指北方。豪士:勇士。慷慨:意气昂扬的样子。悲歌:慷慨悲壮的歌声。柔媚:温柔妩媚。虺(huǐ):毒蛇。伏:隐藏。噫嘻:叹息声。蜀道:蜀地的山路险恶难行。江南路:指平坦的江南地区的道路。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作于唐高宗显庆元年(公元前656年)。当时作者在交趾(今越南)任县丞,他以“蜀道”为喻,慨叹北方人性格刚烈而南方人性情柔弱、奸诈,表达了他希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诗的开头,用“燕赵多豪侠”概括了北方人的性格特征,他们性格刚烈,能歌善舞。接着又用“南人无行略”(指南方人没有雄才大略),“其心要无它”(指他们的志向并不高远),来进一步刻画南方人的弱点。这两句诗虽然只写了两个短句,但通过对比,就把两种不同性格的人写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第三句,“南人号柔媚”,写南方人在外貌上的柔和和言谈举止上的谄媚;最后一句,却突然笔锋一转,说“谗害伏姁姁”,意思是南方人善于用巧言美辞来蒙蔽别人。这样写,就使读者感到南方人外表柔媚、内心狡诈的真相被揭穿了。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对南方人的不满,也表现了他正直不阿、嫉恶如仇的品质。

诗中的第四句“噫嘻蜀道艰”,“蜀道”是指四川一带山高谷深,道路崎岖险阻的山路。“艰”字突出了蜀道的艰险,同时也暗示了蜀地人才的稀少。这两句诗是全诗的关键所在,也是最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诗句。诗人在这里运用夸张手法,把蜀地的艰难险阻与江南道路的平坦相对比,从而突出了南方的优越条件,表达了他对南方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诗的最后一句“何如江南路”,“何如”是“哪里比得上”的意思。诗人用反问句式,表示了自己对南方生活的无限向往之情。这句诗既表明了他不愿长期困居在险恶的蜀地,更显示出他渴望到江南去建功立业的热切心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结构紧凑严整,既表现了诗人对南方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又反映了他关心国家大事、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