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风摇蕙苍天死,眉月孤酬杳杳宵。
远适勿疑氛早告,微虫犹嘒暑何骄。
高辛先我休逢绐,典午南迁是暂侨。
说与世儿终不省,九秋看起石城潮。

次散释七夕均

黄浚《次散释七夕均》原文及翻译赏析

此诗是清末近现代初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黄浚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景致和季节的变迁,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诗句释义
  • 回风摇蕙苍天死:形容秋风扫过,使得蕙草凋零,仿佛天空都已失去了生机,象征着事物的衰败或生命的无常。
  • 眉月孤酬杳杳宵:月亮如同孤独的人,在深夜中显得更加清冷、遥远,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 远适勿疑氛早告:远离故乡时,不必怀疑会有危险,因为早有预感,这表达了对未知的恐惧和谨慎。
  • 微虫犹嘒暑何骄:即使是微小的昆虫也在炎热的夏天发出轻微的鸣叫声,表达了对生命脆弱和短暂的感慨。
  • 高辛先我休逢绐:高辛氏先于我去世,这是对人生无常的一种感叹。
  • 典午南迁是暂侨:东汉末年,朝廷南迁,成为临时的居所,反映了历史变迁中的漂泊和无奈。
  • 说与世儿终不省:告诉世人,最终都不会理解,体现了诗人对真理的坚持和对未来的悲观态度。
  • 九秋看起石城潮:秋天到来时,可以看到石头城(今南京市)的潮水上涨,象征着历史的更迭和时代的变迁。
  1. 译文对照
  • 回风摇蕙苍天死,眉月孤酬杳杳宵。
  • 远适勿疑氛早告,微虫犹嘒暑何骄。
  • 高辛先我休逢绐,典午南迁是暂侨。
  • 说与世儿终不省,九秋看起石城潮。
  1. 赏析
  • 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未来的深刻思索。
  • 诗中使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手法,如“回风”、“眉月”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的作品。

黄浚的《次散释七夕均》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篇,更是一次深入心灵的旅行。它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人生的酸甜苦辣,感受到诗人对世界的独特感悟和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