豺牙宓厉日成群,歧路干戈更忆君。
眼底林花无泪溅,劫馀坛日尽情曛。
真同梦得看桃咏,只欠羲之誓墓文。
千里江春竟何似,相思还寄海南云。

【赏析】

此诗是作者于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春在福州所作,时值清政府与英国侵略军签定《南京条约》,丧权辱地。诗人在先农坛看桃花时想到好友陈舜卿、沈组、沈南白和四弟沈四儿在上海的遭遇,抒发了强烈的思念和忧国忧时的情怀。全诗以“桃”为题,写先农坛赏桃花有怀友,寄情山水之间,借以表达自己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一、首联:豺牙宓厉日成群,歧路干戈更忆君。豺牙宓厉日成群,比喻敌人势力壮大;歧路干戈更忆君,指友人在战乱中遭受磨难。颔联:眼底林花无泪溅,劫馀坛日尽情曛。眼底林花无泪溅,形容战乱中人们悲痛欲绝的心情;劫馀坛日尽情曛,形容战火过后的荒凉景象。颈联:真同梦得看桃咏,只欠羲之誓墓文。梦得看桃咏是指唐代文人白居易曾写过一篇题为《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诗篇,其中描写了春天里草木繁盛的景象;羲之誓墓文则是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曾写过一篇名为《兰亭集序》的序文,其中描述了他与好友们在兰亭聚会的情景。尾联:千里江春竟何似,相思还寄海南云。千里江春竟何似,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逝去的感叹之情;相思还寄海南云,表示诗人将深深的思念寄托在远方的海云端上。

二、这首诗以桃为题,写先农坛赏桃花有怀友,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而深沉,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