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馀恶热略相当,生物趋攻陡胜常。
已见黾蛙成两大,复怜螳雀苦周防。
居人颇念钲鼙急,下士唯知博簺忙。
因笑露车终左计,横流何必计行藏。

【诗句释义】

雨过后,天气渐渐转凉,人们感到的暑气已经相当少了。此时,各种生物开始纷纷活动起来,与往年相比,它们似乎更加积极地寻找食物和栖息之地。我看见了黾蛙和青蛙在泥潭中成对结队,它们的体型比往昔显得更为庞大。同时,我也可怜那些螳螂和雀鸟为了躲避天敌的攻击而四处奔波,显得十分辛苦。

【译文】

雨后初晴,炎热稍稍减退。万物活跃,生机盎然。已有蛙类大举出洞,又有昆虫忙碌捕食。人们担忧战鼓急鸣,将士忙于备战。螳螂、雀鸟四处奔波,疲于奔命。我笑他们徒劳,不如静待风云变幻。

【注释】

雨馀:指下雨以后,天气渐凉。恶热略相当:形容雨后的炎热稍减。猛胜常:形容生物们活动的旺盛程度超过往常。已见黾蛙成两大:看见有成对的蛙类出现。周防:处处警惕防备。钲鼙(zhēn pí):古代用金属制成的乐器,也用来指代战鼓。露车:比喻急于求成的急躁行为。横流:形容社会混乱,不可收拾,也比喻事物不受控制地发展。计行藏:计谋和处世方法。

【赏析】

《雨馀即目》是一首反映农民劳动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诗。全篇以“雨”、“热”为线索,通过对自然界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农民的思想情感,反映了农民的疾苦生活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首句写“雨后”,突出一个“余”字,说明雨过天晴,天气逐渐凉爽了;接着写天气炎热稍减,这是由“恶热”到“略相当”的变化。这两句写出了诗人观察自然现象所得的感受。

三、四句写“生物”,突出一个“生”字。“生物趋攻”是说动物们争先恐后地出来活动,“陡胜常”则强调这种活动之频繁和强烈,表现出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已见”一句,是说蛙类已经成对出洞活动,数量很多,“成两大”,说明数量之多;“复怜”一句,则是说螳螂和麻雀到处奔波、疲于奔命,表现出这些弱小的生物处境艰难。

五、六句写“人”。上句写人们对战争的担心,“颇念”二字表明这种忧虑是切身感受的反映;下句写士兵忙着准备迎战,“唯知”二字表明他们只知打仗,不知其他。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当时政治形势的担忧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最后两句写“笑”。前一句是说作者嘲笑人们的急切行动是徒劳无益的,不必急于求成;而后一句则是说事物的发展自有其规律,不必人为地去干预。这一结尾既表现了诗人的豁达胸襟,也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关心和爱护之情。

这首诗在艺术上很有特色。首先,它采用了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诗的前半部分主要描写了自然界景物的变化,但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却是诗人通过自己对事物的观察而产生的。如“生物趋攻陡胜常”(第二句),就是诗人从自然界的现象中感受到的农民生活的艰苦和斗争的激烈。其次,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形象性。如“雨馀恶热略相当”,“生物趋攻陡胜常”,“已见黾蛙成两大”,都是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富于感染力。最后,这首诗在结构上也很有特点。它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形式,中间部分通过描写农民的生活和斗争,引出了最后两句议论性的总结,使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