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帐吹笙不自由,专前珠斛但量愁。
向令见罕欢常在,借使逢迟恨却休。
淮雨竟成迷别馆,吴霜空遣盼归舟。
镜华元献怜初翳,可待张词与解忧。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不详。诗中描绘了一幅离别的场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心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未来的担忧。
第一句“雾帐吹笙不自由”,描述了诗人在夜晚的梦境中,被一种无形的雾气包围着,无法自由地吹奏笙曲。这里的“雾帐”形象地描绘了梦境中的氛围,而“不自由”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困惑。
第二句“专前珠斛但量愁”,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他只能通过计算珠子的数量来度量自己的愁绪,这种计量方式既显得无力又显得绝望。这里的“珠斛”是一种古代的计量工具,而“量愁”则暗示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恐惧和焦虑。
第三句“向令见罕欢常在,借使逢迟恨却休”,则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和升华。诗人设想了一种理想的情况:如果能够经常见到快乐的事物,那么即使遇到短暂的困难或延迟也会消失;但如果一旦错过,那么即使遇到短暂的幸福也难以弥补。这里的“罕欢”和“迟恨”分别代表了快乐的瞬间和不幸的延迟,而“却休”则表明了诗人对于这种情况的无奈和接受。
第四句“淮雨竟成迷别馆”,描述了由于淮河的雨水导致道路变得泥泞不堪,使得诗人不得不离开原来的住所。这里的“淮雨”和“别馆”都与离别有关,而“迷”则传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迷茫和无助感。
最后一句“镜华元献怜初翳,可待张词与解忧”,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诗人以镜子为喻,希望有人能够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这里的“镜华”是指镜子的美丽光泽,而“元献”则是诗人的名字。这里的“怜初翳”暗示了诗人对于自己内心的不满和抱怨,而“张词”和“解忧”则意味着寻求帮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这首诗通过描绘梦境、情感、环境等因素,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诗中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也为诗歌增添了艺术魅力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