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一折更苍苍,谁遣长虹卧两冈。
从此鱼龙沈夜睡,唯馀驾雁点秋光。
当头北斗原无恙,悬想昆崙应已荒。
何必奔流东注海,留波人世亦沧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河流一折更苍苍,谁遣长虹卧两冈。
  • 释义:黄河在此处曲折蜿蜒,显得更加苍茫辽阔。是谁让长虹卧伏在两岸之上?
  • 注释:“长虹”指的是黄河,因为黄河流经地区天气多阴云,常有彩虹出现。“谁遣”意为“谁让人”,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赞叹。
  • 赏析:这一句描绘了黄河在弯曲处的景象,用“更苍苍”来形容河水的宽阔和深邃。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1. 从此鱼龙沈夜睡,唯馀驾雁点秋光。
  • 释义:从今往后,鱼和龙在夜晚沉睡,只有大雁点缀着秋天的光芒。
  • 注释:“鱼龙”泛指水中生物,这里用来比喻黄河水。“驾雁”指的是大雁,它们在天空中飞翔,点缀着秋天的天空。
  •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黄河两岸的自然景观与季节变化,鱼儿和龙都进入了梦乡,而只有大雁还在忙碌地飞翔。这里的景色与时间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秋日画面。
  1. 当头北斗原无恙,悬想昆崙应已荒。
  • 释义:头顶上北斗星依然完好,想象昆仑山一定已经荒凉。
  • 注释:“北斗”即北斗七星,常用于导航。“悬想”表示猜想或想象。“昆仑”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山名,位于西域,传说中有仙人居住。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北斗七星和昆仑山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迁的感慨。他看到北斗星依然明亮,便想象昆仑山一定已经变得荒凉。这种对比增强了诗句的情感深度,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以及对沧桑变化的无奈。
  1. 何必奔流东注海,留波人世亦沧桑。
  • 释义:为什么还要向东方奔流到大海,留下波涛在人间也经历了沧桑。
  • 注释:这一句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思考,认为河流向东流入大海是一种必然趋势,即使它留下了波涛,但仍然无法避免岁月的痕迹和变迁。
  • 赏析:这一句诗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和升华。它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时间和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于自然现象的一种无奈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