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市多新鬼,渔阳有戍兵。
俱遭胠箧厄,重见覆车倾。
曹社谋何及,尧城变可惊。
岂徒移国感,萧瑟始平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注意不要遗漏要点。
甲子除夕 其二
鹤市多新鬼,渔阳有戍兵。
俱遭胠箧厄,重见覆车倾。
曹社谋何及,尧城变可惊。
岂徒移国感,萧瑟始平生。
【译文】
鹤市的鬼魂很多,渔阳的边塞士兵也很多。
大家都遭到了盗窃和破坏的厄运,国家的命运像那翻车一样倾覆了。
曹参和周勃的计谋都来不及实施,汉朝的京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让人感到惊异。
难道仅仅是因为迁都才引起了人们的伤感?从古到今都是如此。
【注释】
甲子:农历岁首。即正月初一。
鹤市:指汉文帝时以白鹤为市鸟,在长安城中建白鹤观,使百姓买酒食献于观中的白鹤。因而得名。
“多”是“有很多”“许多”之意。
渔阳:汉代郡名,治所在蓟(今北京市西南)。
“胠箧厄”:语出《易·系辞下》。原文为:“山中设阱,木中有虎。欲取鱼者,先与鱼斗;欲捕兽者,先与兽斗。”意为想要得到某种东西,必须先付出代价或遭到损失,才能获得。这里是说人们遭遇不幸,就像被盗贼掏空了财物。
“覆车倾”,语出《易·大过》:“枯木生华,老马反狂,过涉不度,凶。”意为翻车倒下,车子翻倒,比喻事情失败,不能成功。这里用来比喻国家的命运像翻车一样倾覆了。
“曹、周”:指西汉末年政治家曹参、周勃二人。两人曾同朝辅政,后辅佐汉宣帝诛灭霍禹、上官桀父子之乱,又共同平定诸王叛乱。
“社稷”,指国家的根基,借指国运。
“萧瑟”:形容草木摇落之声。这里用以象征岁月流逝。
赏析:
此诗写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首二句言鹤市、渔阳两地皆有新鬼,新鬼即是新死的人,而渔阳戍兵则指守卫渔阳的边塞士兵。次二句言这些新鬼、戍兵皆遭不幸,遭受了盗窃和破坏的厄运,国家的命运如那翻车一样倾覆了。三、四句承上句意而来。曹参、周勃的谋划都来不及实现,汉朝的京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令人惊愕不已。五、六句紧承第四句意而来。难道仅仅是因为迁都才引起了人们的伤感,从古至今都是这样。最后两句点明全诗题旨,诗人对国家前途忧心忡忡,发出感叹,希望国家能早日稳定,不再发生动乱。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之情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