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月无虚照,宵岚有异姿。
静围松一幄,影卓塔双锥。
且莫论喧寂,谁能悟满亏。
鸣泉解余意,㶁㶁助清悲。
注释:
1 云居寺望月:在云居寺观看月亮。
- 禅月无虚照:禅定中的月亮,没有虚假的照射。
- 宵岚有异姿:夜晚的山岚,呈现出不同的姿态。
- 静围松一幄:宁静中,松树如同帐篷一般环绕。
- 影卓塔双锥:月光下,塔的影子如同双锥一样清晰。
- 且莫论喧寂:暂且不谈喧哗和寂静。
- 谁能悟满亏:谁又能理解月亮盈亏的变化呢?
- 鸣泉解余意:泉水的声音解开了我心中的疑惑或思绪。
- 㶁㶁助清悲:水声伴随着清冷悲伤的气氛。
译文:
在云居寺中我看着皎洁的月亮,
禅定中它没有虚假的照耀。
深夜的山岚呈现出奇特的姿态,
宁静中松树如帐篷般围绕。
月亮的影子清晰可见,仿佛塔尖,
暂且不去理会喧嚣和寂静。
谁能理解月亮的盈亏变化,
泉水的声音让我解开心中迷雾。
水声伴随着清冷悲伤的气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云居寺中观赏月亮的情景。首联“禅月无虚照,宵岚有异姿”表现了禅定中的月亮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禅意浓厚,给人以宁静之感。颔联“静围松一幄,影卓塔双锥”进一步展现了环境的幽静以及月光下的塔影,形象生动。颈联“且莫论喧寂,谁能悟满亏”表达了对外界纷扰的超然态度,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引人深思。尾联“鸣泉解余意,㶁㶁助清悲”则以泉水和水声象征内心的感受,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整体上,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人的内心世界的交融,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喧嚣、寻求心灵平静的境界。